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当细润无声的第一...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当细润无声的第一场春雨潜入沉睡的大地,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A)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B)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而且“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喧腾   升腾    徘徊   徜徉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1)升腾 徜徉 (2)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 但是“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水汽”是不能“喧腾”的,“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应该是“徜徉”后的感受。(2)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而且”表示递进和强调,前后两个句子应是转折关系,故改为“但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cù)       教(huì)     咬文字(jiáo)      惟妙惟(xiào)

B. 巾(lún)    愤(mèn)   高屋建(líng)    三顾庐(máo)

C. (pǔ)       干(gù)      锐不可(dāng)      粗制造(làn)

D. 默(jiān)  薄(jí)    提心胆(diào)    险象生(dié)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曹刿论战》)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登 高

[唐]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 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

1.阅读中间两联,完成题目。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

(2)第三联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

2.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核心素养)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小瓯在温州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很喜欢,便拍下照片(见图1)与家人分享。请你以小瓯的身份,参考图2,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位亲人向他(她)介绍。

A.爷爷    B.上小学的妹妹

要求:①根据选择的对象,得体、清晰地介绍;②至少包含内容、字体特点两方面;③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④1 20字左右;⑤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判断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