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都是英雄》,完成小题。 都是英雄 ①那天晚上,钟仁为了救一个横穿马路的老人...

阅读《都是英雄》,完成小题。

都是英雄

①那天晚上,钟仁为了救一个横穿马路的老人,被一辆疾驰的卡车撞飞,失去了右腿。钟仁一夜之间成了英雄,可妈妈却老泪纵横:“你还不到30岁,为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头,值吗?”

②虽然失去一条腿让钟仁痛不欲生,他再不能像以前一样东奔西走跑销售,可钟仁认为救下一命还是值得的。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那个被救的老人从出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目击者说,那个老人60多岁,可是当时天黑,谁也没看清他的模样,再加上大家都忙着救钟仁,他就不声不响地从众人眼前消失了。

③一个月过去了,老人还是没有露面。妈妈气愤地说:“要想道谢早就谢了,估计他再也不会站出来了!”

④可事情却出现了转机。那天下午,一位拎着保健品的老者敲开了家门:“我姓程,我就是你救下的那个人……谢谢你,孩子,让你受委屈了!我担心太多——一直不敢来看你。”

⑤钟仁理解程大爷的苦衷:程大爷有他的顾虑,今天他能出现在这儿,就说明我没白救他一回。钟仁需要的只是那声感谢。不想,妈妈却一下哭了出来:“这么年轻就没了一条腿,以后日子可怎么过?要是你儿子,你心不心疼?”程大爷低下了头,钟仁看到两颗大大的水滴落到了老人的手背上,心里一暖。

⑥“孩子,都是我的错。”程大爷抬起头,递来一张银行卡,“这是我所有的积蓄,6万元,给你。”钟仁心里又是一暖,妈妈的脸色也明显缓和多了。钟仁没有接钱,一个老人攒钱不容易,况且社会捐款已经不少。争执中,还是妈妈把银行卡放进程大爷的兜里:“今天您能来,我们就知足了。如果有空,就常来看看钟仁吧。”

⑦从此,程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看钟仁,陪他聊天、下棋。在他的帮助下,钟仁做起了网购,身体也康复得很好。当记者再来采访时,善良的钟仁让记者只报道了被救老人知恩图报的新闻,隐去了姓名。

⑧一切很圆满,直到有一天,门铃再次响起。一个同程大爷年龄相仿的老人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对不起呀,孩子,我才是那个被你救了的人,是我自私,今天我是特意来向你道谢的!”

⑨钟仁和妈妈彻底愣住了:开始没人承认,现在却又多出了一个。老人见状,便讲起了当日的情形。他姓杜,刚刚退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那天晚上过马路时分了神,多亏钟仁出手相救才躲过一劫。本来杜大爷想一起去医院,可他怕钟仁就此讹他的钱,便趁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溜回了家。其实他的心一直悬着,可又鼓不足勇气去承认,直到看到那篇报道。他不知道程大爷是出于什么目的,可程大爷的行为却让杜大爷最终下定决心来到钟仁家道歉。

⑩疑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程大爷身上:“您到底是谁?”

程大爷思考良久,说:“孩子,你能陪我下盘棋吗?”当钟仁吃了程大爷手里最后一颗棋子时,程大爷已泪流满面:十年前,程大爷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一天晚上,他刚和程大爷杀了一盘棋,接到同学电话便出了门。路上,当他看到三名男子劫持一个女孩便出手相救,最后倒在歹徒的刀下。程大爷没想到那是他和儿子的最后一盘棋。虽说后来儿子被授予了“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可程大爷始终不能释怀,因为那个被救的女孩一直没有露面说过一句谢谢。

“其实,只要她打来一个电话我就安慰了,就算是给地下的儿子一个交代。”可这个电话成了程大爷最漫长的等待。

“我确实骗了你,你救的不是我,我也根本不认识你,但我懂得你的感受。你那么年轻,我想让你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因为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帮你就是帮我自己。当你释然的时候,我也一样。”

1.文章标题为“都是英雄”,你认为文中哪些人是英雄?请分别写出他们的英雄事迹。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程大爷和钟仁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3.请就文中人物的描写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理解人物形象有什么帮助。

问题:

说明:

 

1.示例:钟仁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老人,失去了右腿仍心怀善良,令人钦佩;程大爷假冒被救老人感谢钟仁,帮钟仁走出内心困境,令人钦佩;程大爷的儿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救助被劫持的女孩,令人钦佩。 2.示例:程大爷和钟仁互不相识,但程大爷和钟仁都遭受痛苦,且未能收到被救者的感谢,有相同的心理感受。 3.示例: 问题:文章为什么细致描写程大爷听到钟妈妈的质问后低头流泪的样子? 说明:此处描写更突出了程大爷的善良。程大爷流泪其实是因为想到了儿子的经历,但他为了帮助钟仁,内心痛苦却不反驳。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意及其作用。文章标题为“都是英雄”,问你认为文中哪些人是英雄。这也属于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钟仁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老人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心怀善良”的性格特征。答此题一定要找到相关事件,然后根据人物的所作所为,概括其“英雄”的一面。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要答好“最熟悉的陌生人”,就得把“最熟悉”的一面与“陌生人”的一面分别答出来。“陌生人”是说程大爷和钟仁互不相识。“最熟悉”是说两人都遭受痛苦,且都未能收到被救者的感谢,有相同的心理感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  ⑵见舟而    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默写

苏轼虽两鬓微霜,仍能“聊发少年狂”,常怀“____,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之志。民族危难之际,辛弃疾虽赋闲在家,仍赋壮词抒发自己渴望“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登上北固亭,面对滚滚长江水,想到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他忍不住借用曹操的话慨叹“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突出了边塞风光的独特。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作上片描绘的风景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2.词作写出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望着南飞的大雁,想着远在万里之遥的故土,借一杯浊酒排遣心中的思念。

B. 出征的誓言未能实现,今天又找不到回家的路途,这更加重了征人的愁绪。

C. 夜寒霜浓,耳畔的悠悠羌笛之声更勾起了征人的乡愁,这样的夜怎能入睡?

D. 旷日持久的守边让将士们熬白了黑发,流下思乡的泪,但他们仍矢志不渝。

 

查看答案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有感于孔子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学们开展以“向贤者学习”为话题的读书交流活动。请说出你认为“贤者”应该具备的一项品格,并从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人物经历谈谈对这种品格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塑造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个评价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智慧?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

A.刘备赞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B.周瑜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C.徐庶自叹不如:“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