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国演义》塑造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个评价最能体现诸葛...

《三国演义》塑造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个评价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智慧?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

A.刘备赞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B.周瑜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C.徐庶自叹不如:“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

 

选C。空城计中,诸葛孔明在兵少兵弱的情况下,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多疑的司马懿,这计谋非一般人敢为,的确非可小觑。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诸葛亮的形象的把握。答A与C均可。B项比较抽象。此题也是考查对名著知识的积累。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请你帮助编辑部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阅读本期校刊的卷首语,完成小题。

①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②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③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④和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   (guān  zhào)照当下,     (huí )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⑤你会和我一样,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1.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观照      回朔    B. 关照      回朔

C. 关照      回溯    D. 观照      回溯

2.文段中有两个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句子修改:_______

(任务二)有同学为栏目创作了一首小诗,阅读诗作,完成小题。

每一件文物,

都是记历史变迁的珍贵档案。

凝视你,

寻觅曾经的沧海桑田。

每一座博物馆

都是守护中华文的珍贵宝库。

走进你,

感受文明的博大精深。

3.对加点字的读音和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zài   “化”第三笔是“丿”    B.   zǎi   “化”第三笔是“乚 ”

C.   zǎi   “化”第三笔是“丿”    D.   zài   “化”第三笔是“乚 ”

4.请为这首小诗续写一节,内容、语言与前两节保持连贯自然。

(任务三)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

5.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件文物中选取一件,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

示例: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一)《清明上河图》画卷

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清明上河图》局部

(文物二)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

背景资料:戴安澜将军是抗战革命烈士,作战英勇,指挥卓越。毛泽东曾为其赋诗“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赞其虽英年早逝,但实现了抗日的伟大志向。台儿庄战役期间,戴安澜专门镌刻了“铁汉”印章,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选自其中的《唐雎不辱使命》讲述了安陵小国使臣唐雎勇谋兼备,面对秦王据理抗争的故事。

B. 善用天时地利人和,破解杨志的谨慎小心,“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来自于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C.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的杨修,但他却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D.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假扮律师,巧妙地利用契约上的“一磅肉”反击高利贷者夏洛克,智慧地取得了胜利。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

题目:请以“厉害了,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相关信息。

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四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后的抒怀之作。②漏断:指深夜。漏,古人计时用的漏壶。③缥缈:隐约的样子。④省:明白、理解。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

2.这首词写景兴怀,托物咏人。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项羽有志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姓项氏___________

(2)秦始皇帝游会稽,浙江  ______________

(3)梁以此籍。 ____________

(4)皆已籍矣  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者”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B.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C.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D.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

3.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 

(2)彼可取而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简要概括项羽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父母也会撒娇

乔凯凯

①给母亲打电话,似乎感觉母亲的嗓音有些异样,一问才知道母亲感冒了,而且有一段时间了。提早下班回去看母亲,母亲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走,我陪你去医院开点儿药。”我伸手去拉母亲。母亲摇摇头说:“我不想吃药,你爸给我买了药,太苦了。”“良药苦口嘛!不苦怎么能有效?”我拿起一包药递给母亲。本来好好的母示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②吃个药怎么这么麻烦?有病不吃药能好吗?我有点急了,年纪大了还不重视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怎么越老越像孩子了呢!想到“孩子”这两个字,正欲发火的我突然愣住了,也在瞬间释然母亲现在的表现可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吗? 她是在对我撒娇呀!

③想到此,我在母亲身边坐下,笑着说:“吃了药不能好呀,这样就有力气跳广场舞了,咱加把劲儿,争取夺得广场舞皇后的称号,让我爸有点见机心。”看到母亲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继续说:“来,我帮你倒杯水,赶快好起来给我做好吃的,我最喜欢你做的饭菜了。”母亲点点头,接过药吃了下去。我不知道那药是不是真的很苦,我只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足幸福的笑容。

④有一次父亲做了一个小手术,出院后生家休养。心着父亲已经痊愈,再加上我工作忙,直到半个多月后才来到父母家。一见面,父亲就跟我说,“我的伤口还是疼。”我顿时紧张起来,难道伤口发炎了?没愈合好?父亲掀起衣服给我看他的伤口,伤口愈合得很好,连针眼都快看不见了。“恢复得很好,没事。” 放下心的我松了口气说。

⑤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又跟我说:“伤口有时还是会疼,不会有什么事情吧?”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我爸这是怎么回事,没事老盼着自己有问题干吗!”一转身,我悄悄对着母亲抱怨。“越老越矫情,别理他。”母亲笑了笑说,“不过,你爸说他很享受你紧张地帮他查看伤口时的样子。”

⑥母亲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父亲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人,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父亲喊过一次痛。记得有次父亲带我和哥哥上山玩,哥哥因为调皮,差点从山坡上滚下去,父亲及时拉住了哥哥,自己却扭伤了脚。等到家时,父亲的脚面已经肿得很高了。我和哥哥都很内疚,父亲却说一点都不疼,还笑着逗我们玩。而现在父亲却在我面前“示弱”,这不是另一种撒娇吗?他是想得到女儿的关心和照顾呀!

⑦其实,每个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会撒娇的孩子。当儿女一天天长大,臂膀变得坚强,能够为自己甚至为家人遮风挡雨时,父母心里潜藏的孩子似的天性就会激发出来,会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你。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已经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依靠,他们也深信,你会像他们爱你那样爱他们。他们愿意在你面前撒娇,是想得到你的体贴、关爱和安慰,正如你小时候赖在父母怀里撒娇,毫不设防地把自己的肚皮坦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知道,父母会给予你最周全的保护。

⑧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你准备好了吗?

(选自《辽沈晚报》2017.11.4)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2)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2.结合文意,说说你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文章以“父母也会撒娇”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4.请简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文章结尾说:“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生活中,你准备如何保护你的父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