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排比句,请说说它的作用。

2.阳光本来就是静态的,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3.文中三个“使人想起”段,写的是人的联想,联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4.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

 

1.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到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2.阳光本是静态的,但阳光下那舞动的身影,挥动的手臂,蹦跳的脚步让人眼花缭乱,阳光也似乎被舞动得四处飞溅了,这句话写出打腰鼓时那热烈、灵动的场面。 3.所联想到的事物都豪迈、壮烈、深沉,与浑厚的鼓声、深厚的高原相应,同时也给人以历史感,从更广阔的时空写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族力量,以及作者对它无限神往。 4.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排比的作用。排比的一般作用: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方法:加重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文中画线句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阳光本是静态的,这句话写出打腰鼓时那热烈、灵动的场面。 3.本题考查联想的内容和作用。联想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起乙观念的心理过程。文中所所联想到的事物都豪迈、壮烈、深沉,从更广阔的时空写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族力量,以及作者对它无限神往。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1)欲其林  穷:______

(2)便还家  要:______

(3)处处之  志:______

(4)欣然往  规: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武陵人以捕鱼业    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 问所从来,具答    有良田美池桑竹

C. 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

D. 便扶路            寻所志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写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

(3)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4)青青子佩,_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

(5)微君之故,__________

(6)《核舟记》中表达作者对核舟技艺赞叹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7)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歌颂友谊,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意的不朽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

(1)______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2)傅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的问题。

(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____________深厚的爱。

 

查看答案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我国是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4分)

(材料)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克服困难,从2002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10.26亿元,而2011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二、三批代表作名录。而第四批名录中,我国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主要信息一:    ①  

主要信息二:    ②  

2.在宣传周里,为了庆祝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学生会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介绍京剧。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京剧艺术的三大特性,填入方框中。(3分)

(材料)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只就表演这一项,就包括唱、念、做、打四种门类。如果把音乐、美术(包括化妆、脸谱、舞台设计、布景绘制等)、灯光、 服装(刺绣工艺)、道具(工艺品制作)等等都包括在内,京剧实在是一种综合艺术。

京剧不仅使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相对固定、相对规范的程式。比如唱腔板式的安排,嬉笑与哭怒的方式,开门、关门、骑马、登舟、乘车、坐轿、开打、水斗、上山和上下楼等等都在表演上有一套程式。把这些程式根据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就是一出完整的戏。

京剧不求形式的真实,在表现上出入六合,时空自由,有无相生,以一当十。如:马鞭代表马,船桨代表船,蜡台代表黑夜,酒壶代表宴会,龙套代表千军万马。这种表现形式上的虚拟特点有助于引发观众联想,扩大舞台表现力。

 ① □□性        ② □□性        ③ □□

3.请你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概括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一个困难,并请你针对这一困难提出两个解决办法。(3分)

敬萍先生带着有600多年历史的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来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他说:在凤翔,搞泥塑的有300多人,但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在做,年轻人不爱干。我们公司有80多名工人搞泥塑,最年轻的也有40多岁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一个困难是    ①  

解决办法一:   ②   

解决办法二:   ③   

 

查看答案

短文修改。

下面是一位同学拟订的“八年级学年语文学习计划”正文部分,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初中三年中,初二学年是关键的一年①。为进一步提高我的语文成绩,现制订学习计划如下:

第一,课前要谨遵吾师之教诲用圈点批注法预习课文②,遇到生字词勤查工具书;课上积极思考,认真作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同时,抽出时间复习数学、英语和物理③。

第二,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好文章,每周背诵两首古诗词④;多看报纸杂志,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三,利用课余时间练字,每天抄写一篇短文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⑤。

第四,坚持课外练笔,每周主动一次找老师当面批改⑥,使自己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1)与本计划内容无关的一处是__________

(2)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

(3)语序不当的一处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4)成分残缺的一处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不改变原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