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请结合名著中相关情节,分析下面每组中人物性格的异同。(任选一题作答)...

名著阅读。

请结合名著中相关情节,分析下面每组中人物性格的异同。(任选一题作答)

(1)林冲和武松          (3)格列佛和鲁滨逊

 

(1)他们都是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人。不同点:林冲,隐忍、退让、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一忍再忍。面对高俅的加害,仍心存忍让。风雪山神庙,使他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武松,秉性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敢作敢当,滥杀无辜。在孟州,武松为报恩,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因此遭到蒋门神、张都监及张团练的暗算,大闹飞云浦后,武松被迫大开杀戒,杀了张团练一家老小,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2)相同点: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追求自由,性格坚强。 不同:格列佛,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 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在飞岛国,他对“把粪便转化成食物”“简化言辞,取消所有的词汇”等荒谬现象表示质疑、批判。 鲁滨逊,有不服输的韧性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坚强。在荒岛上,他利用船上留下的东西,挖凿山洞,修筑栅栏包等,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历经28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水浒传》《格列夫游记》《鲁宾逊漂流记》有关情节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的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静结合,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

(4)伟大的诗人大都关心社会,关注民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劳动人民刈麦的艰辛的深切同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暇想   微时代   千峰竟秀   心惊胆战

B. 潦草   跷尾巴   消声匿迹   不记其数

C. 偏袒   两码事   浮想连翩   巧夺天功

D. 急躁   三角洲   一筹莫展   融会贯通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古刹/刹车   怅惘/为虎作伥   鞠躬尽瘁/群英荟萃

B. 供给/给以   取缔/根深蒂固   混为一谈/混迹江湖

C. 攒聚/攒钱   坎坷/百舸争流   怆然泪下/满目疮痍

D. 虐待/戏谑   诧异/叱咤风云   妄自菲薄/日薄西山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路口”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抓住细节,抒发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易副官

刘若英

⑴他真正的名字是什么,我不是很确定,但可能也不重要。对我而言,他就是易副官,知不知道他的本名,并不会改变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⑵他就住在我家前院的那间小房间里,一进大门,穿过院子,进来的第一间。什么人来来去去,进出我家,都必须经过他的窗口。易副官很瘦,又黑,三分头,却掩不住灰白交错的发色。他常常叼根烟坐在他那小房间的窗口,竖着耳朵等着我公公的指令。

⑶他十三岁就在湖南老家担任所谓的“家仆”。我公公去上学,他的职务就变成书童,每天跟着公公去学堂。黄埔军校开办,公公去从军,易也跟着去从军。公公报效国家,易副官报效我公公。离开黄埔后,公公去了俄国念书。

⑷公公回国,生了我爸爸,他就成了我爸爸的保姆;后来公公撤退到台湾,家里有了姑姑,当然他就是我姑姑的保姆。一直到孙少爷孙小姐都长大了,易,摇身一变,又成了家里掌厨的,他能做出一手地道的湖南家乡菜。从小,我便当里的菜都是他给准备的。

⑸搬来跟祖父母住时,我3岁,他68岁。他的任务就是当我的保姆。

⑹记得第一次打羽毛球就是他陪着我。他穿着拖鞋,没能把球打到我面前,我生气地摔球拍,过去踩他的脚。

⑺家里不准我们吃摊子上的小吃,嫌不卫生。有天趁婆婆不在家,我就叫他在巷口把关,大剌剌地坐在摊子上吃起面线。就是这么巧,婆婆搭着车进巷口回家了。我才刚想说再来一碗时,一只涂着蔻丹的手已经把我拎上车了。我回头找易,只见他追着车子跑,满头大汗。

⑻爸爸是跑远洋的船长,两三年才回来一次。我嘴上从来不提爸爸,但是每每听说他要回来,我就会穿上我最喜欢的衣服坐在院子里,呆呆往门口望着。

⑼终于,那帅气的爸爸回来了,全家围坐在餐桌前,灯光特别温暖。婆婆告诉他易帮我买了辆脚踏车。瞬息间,爸爸突然翻脸,像是忽然想到要行使他做父亲的责任。我吓坏了,使出全身的力量大哭了起来。就在爸爸无休止大发雷霆的时候,易的声音从屋外涌现了。他隔着纱窗大怒说:“你小时候就多乖啊?还不是成天跟人打架?你就会骂,孩子你带过几天?”

⑽我一直不知道易的身体不好,只记得他老咳嗽。有天早上他送我去学校后,说去看病,就再也没回来。婆婆带我去一个医院,说易住在里面,但不让我进去,怕传染。那个下午,我等在外头,踢了好久的石头,很想哭。

⑾再两个月,一个暑假天,我躺在易副官那张铺着凉席的床上,光着脚丫。糖罐子里的糖都快吃完了,他还没有回来。就在那个下午他走了。

⑿他的桌上有一张照片,易常常望着它发呆,影中人留着长发。我问过他,他说是故乡的媳妇。两个人似乎没见几次面就结婚了,然后,他就来了台湾。他说得很平静,然后转过身去把床垫翻过来给我看,藏着一沓沓扎好的十元大钞。他说很快他就会回去,到时再让她过好日子……

⒀易在我家服务了四代人。我不能替他说是“无怨无悔”,但牺牲奉献的概念是他教给我的。时代耽误了他,甚至可能糟蹋了他,但也许惟有这种阴差阳错,能向我们展示极致的忠诚和美。易出殡的那一天,我们全家带孝。我公公带着全体老小,下跪向他磕头。他是家仆、是书童、是副官、是管家、是保姆、是大厨,是我永远的亲人和老师。也许我有幸,哪辈子也能当上他的保姆。

(选自《我想跟你走》,有删改)

1.⑹~⑾段写了易副官这个人物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那个下午,我等在外头,踢了好久的石头,很想哭。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易副官是个怎样的人。

4.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⑿段在文中的作用。

5.文章结尾说:“他是家仆、是书童……是我永远的亲人和老师。”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