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然如抱深忧。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砞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绐:欺哄。②擗()砞():捶胸顿足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无案牍之________    (2)数小舟________

(3)语________            (4)乃以为末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沿途买药者    真不知马也

B. 罪戍黑龙江      箧负归

C. 竞藉达戍所      非木杮

D. 共悯而释       何陋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某之子是个怎样的人。

 

1.(1)使……劳累(2)划船(3)完毕(4)研成碎末、研磨 2.C 3.(1)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与妻子告别,他连头也没回,因为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2)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孝顺、聪明、有毅力。(写出两点,并结合内容即可) 【解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纪昀 年代:清 参考译文: 我十一二岁时,听从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为此,他终日忧愁不已。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外面挂了一层赭石色,看上去像是药丸。然后他带着假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一路上,就靠骗几文钱糊口。可也怪了,沿途凡吃了他的药的吗,即使是重病也会立即痊愈。于是人们争相转告,使他的药卖出了好价,终于,他靠着卖药的钱到达了戍地,找到了父亲的遗骨,用一个匣子装好,然后背着匣子踏上归程。归途中,他在丛林里碰上了三个强盗,慌忙之中,丢弃了钱财,只背着骨匣奔跑。强盗以为匣子里装有宝物,就追上去抓住了他。等打开匣子见到骨骸,感到十分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强盗听后,深受感动,不仅退回他的财物,还赠了他一些银钱。他急忙拜谢。忽然,一个强盗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诸位保重,我也要到甘肃去收父亲的遗骨了。”说完,他挥了挥手,奔西方而去。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告别,他连头也没回,这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劳”意思是“使……劳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其”意思分别是“代词”和“表示推测语气”;B项“以”意思分别是“因为”和“用”;C项“是”意思都是“这”的意思;D项“之”意思分别是“代词”和“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等”是“等同、一样”的意思,“安”是“怎么”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③瓯(ōu):杯子。

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试结合“草深”“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互动之趣)下面是微信朋友圈关于端午节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与朋友互动。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                   

(活动二:分享之思)请根据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与朋友分享。

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统计图

(活动三:加友之辩)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

(3)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

(5)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6)斯是陋室,__________

(7)__________,乐以忘忧。

(8)《陋室铭》中从自然环境的幽雅表现出陋室不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短文中的汉语拼音的提示,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这是一个充满xiá______思的季节,每一片土地都在酝niàng______一个季节的故事。这个季节,满目都是春色,你会忘记流年的cāng______桑。àng______然的绿意,让混浊的目光随春光流转灼灼闪亮;飞舞的歌声,让日益迟钝的灵魂轻灵自由……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小说通过强烈的对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B. 《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诫子书》的“书”是指书信;《陋室铭》的“铭”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C.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议论文的标题有时候直接点明中心论点,如《宽容是一种爱》《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D. 外国文学异彩纷呈,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和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