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下列划分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

A. 日  有  宴  集  /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 为  乐  坐  客 / 罔  不  叹  服

B. 日  有  宴 /  集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为  乐/ 坐  客  罔  不  叹  服

C. 日  有  宴  集 /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为  乐 / 坐  客  罔  不  叹  服

D. 日  有  宴 / 集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为  乐  坐  客 / 罔  不  叹  服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射于家圃____________    (2)尔安敢吾射___________

(3)守荆南回____________    (4)今汝不务仁化而专一夫之伎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敢轻吾射 / 能辨我是雄雌    B. 微颔之 / 当涉猎

C. 睨之,久而不/ 旦辞爷娘    D. 但手熟/ 安敢轻吾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5.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1.C 2.曾经轻视等到施行 3.D 4.(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难道是你先父的心意吗? 5.(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译为:白天有宴会,我每次都把射箭作为娱乐,在坐的客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佩服的。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尝:曾经。及:等到。 3.试题分析: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两个“安”都是“怎么”。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B。两个“但”都是“只是”。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C。两个“去”都是“离开”。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D。第一个“尔”,罢了;第二个“尔”,你。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D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颔:点头。先人:已故的父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B.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

D. 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传说老君是个老顽童,不喜欢受束缚,他常常在闲(xiá)____之余偷溜到人间欣赏隽 (         )妙的风光 。一天,老君又偷偷溜到人间来到泉州清源山观景。当他凝眸着这(      )的山景,闻着这(      )的花香,完全陶醉在这一切中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大火球朝惊慌失措的人们扑去,一时怒火冲天。老君打败了火精,但火精乘机逃之夭夭。他为了让火精不敢再来骚扰人民,便舍身化成一尊神像,从此,这位石将军便一直镇守在清源山脚下。造像逼真生动地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成了一种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民间有一句俗语:“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闲(xiá)____  隽(       )妙

(2)文段中两(      )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

A. 绚丽  浓郁     B. 如诗如画   沁人心脾    C. 梦幻  绮丽

(3)划线句是病句,请加以修改。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未然《黄河颂》)

(6)《木兰诗》中写出军旅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只有随时留意我们周围的生活,经常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感而发,抒发我们的真情,最终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来。请调动你的积累,搜索你的记忆,采写你熟悉的人和事,说真话,抒真情。

请以“心灵深处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②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阅读《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 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11)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12)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 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13)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14)“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15)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16)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17)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1)小学三年级时,_____

(2)十多年后,____

2.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____心理。

3.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4.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