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②左佩刀,右备容(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B.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这里指飞奔的马)。(《与朱元思书》)②又(私自,偷着)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C. ①醉翁之(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我与?(《鱼我所欲也》)

D. ①其言兹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之俦乎?(《五柳先生传》)②怀怒未发,(不祥)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D 【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D项休:吉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俯首称臣,敬重有加。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D.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了搀袖口,手腕子上(lù)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在这几个(qiàn)夫的前面。

B. 可见,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zhǐ)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yàn)一般,只是蒿之间罢了。

C. 芦苇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lǚ)一缕地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xìu)着。

D.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nèi)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咙,唱出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hè)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处处有风景。一亩田园是陶渊明心中的风景,一蓑烟雨是苏东坡心中的风景,一抹远山是辛弃疾心中的风景。校园的春色满园是风景,老师的润物无声是风景,同学的春风送暖是风景,入学军训的别有一番滋味是风景,运动会的长风破浪是风景……正是生命中这些微小的感动,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意义。不要感伤于时光的匆匆流走,用心走过每处风景,给时光以生命,人生就会变得精彩纷呈。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请以“留存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及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空山鸟语(郭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④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 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文中着重写的三种鸟的叫声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赏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3.第⑦段开头划线句子有何作用?试联系文中内容加以分析。

4.说说结尾一段句子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香道人道天道(俞天白)

①香道、茶道、花道,被中国历代文人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但茶道与花道传承之时,香道却被冷落了。

②香道源于人道。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④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英国作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作为嗅觉文化的香道,它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今天世界上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⑤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这“心”,就是人的本真。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⑥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文章第⑤节引用陈与义的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⑥节中作者认为“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