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祥子的手抖得更厉害了,揣起...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祥子的手抖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这是祥子第一次买上新车

的心理感受,祥子把买车这天定为自己的生日。   (《骆驼祥子》) ______

(2)简•爱将约翰叔父留给她的财产两万英镑平分成四份,把其中三份分别赠与表兄表姐。

(《简•爱》)    ______

(3)孙悟空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了太白金星的仙丹,惧祸,回到花果山。玉帝派二

郎神捉拿悟空,双方多次交手,悟空最终被二郎神擒获。  (《西游记》) ______

 

(1)√ (2)√ (3)×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第(3)小题有误,孙悟空偷吃的是太上老君的仙丹,不是太白金星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它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

的周朝。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相继出现。如今,电子邮件、QQ、微博、微信等新兴的通讯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附:传统书信样稿

【材料二】习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 视家庭建设”, 而”家书”长久以来正是家庭共同记忆的最好见证,家书是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 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已经成为当 今教育的垂范,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用行动践行传统文化,尽管表达情感的方式变了,但是老祖宗的传统和中华民族宝贵财富不能丢,更要不断发扬不断创新传承。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从去年火爆的《见字如面》到今年最新的《信中国》《中国情书》,书信类节目已然成为当下文化类节目热点。  观众们从这些节目中体味到手写书信的非凡魅力:  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今天我们讲书信,并不是要舍弃先进的通信工具,追求某种特定文体和形式,而是要对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进行深耕与发掘,与它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重逢。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出现,它是家庭或家族内用

来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B. 家书专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但凡与家庭琐事有关的事情都

可以写信。

C. 书信的读者为特定对象,所以书信正文要有针对性,要礼貌、诚恳,对长辈要谦虚有礼,尽

量使用书面语。

D. 《信中国》等书信类节目用书信打开历史,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观众从

2.传统书信一般由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等五个部分构成。 其中,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称呼后面要加______,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曰祝福语一般分两行写,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紧接正文之后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则一定要________;写完信之后,在祝福语的下一行的后半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儿子”“您的学生”等,表明_______;写信日期则要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后半行。

3.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家书文化? 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拙诚”赢“百巧”

郝启荣

①“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曰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圆俗奸滑,不能不防。

②为人,贵在朴讷诚笃。《韩非子》记载,魏文侯与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临出发前刮起大风,遭随从劝阻。 文侯说: “不可。 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于是他亲自驾车前去,告知守山之人作罢。 守诚,是做人之根本,做事的前提。 翻阅史书,晏子为何能被齐景公委以重任? 周勃何以被汉高祖托付大事?一个“诚”字,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个人来说,诚信重千钧,因拙诚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不仅能感染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③与拙诚对应的是“百巧”。 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则愚笨,时常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专为巧伪的滑头画过群像:“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曰意无是非,赞之如流曰言无可否,应之如响。”投机取巧之人,多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苦心钻营,处心积虑谋求私利。《郁离子》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但他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弄巧成拙、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  可见,“取巧”实则“巧取”,尽管占了一时的便宜,但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

④现实中,坚守拙诚,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虽然在道理上很清楚,但行动上还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当“两面人”,把忠诚喊得山响,表态时信誓旦旦,暗地里却腐化堕落,直至身陷囹圄曰有的在工作中媚上欺下、虚多实少、阳奉阴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兵法”太多、“机谋”太深、过度“包装”。 其本质上是诚信不足,缺乏实干与担当精神,其结果,也只能是自欺欺人、适得其反。

⑤没有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地基不稳,事业的巅峰也只能昙花一现。做人如此,为官从政更是如此。A 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 “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  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 B 大道至简,与其热衷搞花活、玩心计,不如静心干事,以徙木立信的拙诚、愚公移山的韧劲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⑥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人才能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成就真正的自己。

1.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列举“魏文侯”“齐景公”“汉高祖”事例阐明为人做事应拙诚的道理。

B. 第③段列举了种种“取巧”行为,从反面论证了”坚守拙诚”的重要性。

C. 第④段认为有些人难以坚守拙诚,是因为诚信不足,缺乏实干和担当精神。

D. 这篇文章多处引用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

2.以下事例,更适合放在第⑤段 AB 两处中的哪一处?  请简述理由。

杨善洲恪守“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退休第三天就走进大山,绿了荒岭,也造就了一片精神绿洲 ;黄大发动员村民修渠,“修不通,我拿命来换”,绝壁中凿通一道“天渠”。

3.文末提及“要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怎样做“老实人”?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田野

金小林

暮春的傍晚,妹妹打来电话提醒我又到栽秧的时节了,问我休息日能否回乡下帮衬父亲。 犹记得今年春节返城时,我再一次叮嘱过父亲,“今年的田就不要种了”父亲仍像往年一样,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然而,年届古稀的父亲终究没有听劝,又买回了谷种,撒进了小山岙(ào,山间平地)里的那丘母田。

父亲不肯歇种是有原因的。村里像他这般年纪的老农,早高高兴兴把田地交给儿孙们打理了。 而作为父亲唯一的接班人,我离开乡村已二十多年了。 他怎舍得那一丘丘的稻田就此荒芜?那可是长出过金灿灿的稻谷,养育了一大家子人的田……20 世纪 80 年代初责任田分到户后,父亲一直精心伺候着他的每一寸土地,那心思如同母亲待我们兄妹般细腻。

那时乡亲们认定,子孙长大后是要种一辈子田的。所以,我十一二岁甚至更早时,便跟了父亲下地。

清明过后就要撒谷种育秧了。 村上的农户大多育的是水秧,谷种直接撒进蓄水的母田里,然后就等着插秧了曰而我的父亲,总是先在一长溜田块上,用覆着尼龙膜的弓形棚育好秧苗,然后再移栽到水田里。

秧苗的移栽即栽秧,这是一件极为枯燥而劳累的农活。 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  三两天下来,刚搬了家的秧苗,绿油油、颤巍巍,成片成片立在初夏的微风中,煞是惬意。 而我却浑身酸痛得直不起腰,走起路来像个老头儿。 父亲是不计较栽秧的工夫和辛苦的,他只知道,比起水秧,这种方式育的秧插到田里,长势会更好、谷穗会更饱满。

那时的乡村,插秧和尝新米是极为重视的两件事,分别代表着希望与丰收。因此,插秧那几日,家家户户的饭桌都特别丰盈。那些年,我既盼望丰盛的插秧饭,又害怕插秧。因为我插的秧总是疏疏密密、歪歪扭扭,横秧更是经常上下排错了行。  而父亲对插秧是非常讲究的,每一株秧都要与前后左右四株秧间隔二十多厘米,竖秧横秧对得笔直,就像参加广播体操表演的队伍那样。插秧时,父亲打头,我在右侧。  若是碰到百十米长的大丘田,我总要被父亲训斥几回。  这期间,还免不了被他拔掉几排歪扭得太不像话的秧重插。 望着父亲三五下就把我的秧行纠得笔直,挨了责的我虽然有些愤愤然,内心却也很是佩服。

村里的农户,也有像我父亲一样把秧插得笔直的,但多数人家只管把竖秧插好,横秧则不做要求。秧插直了,主要为日后耘田时,田刨能顺溜地通过。秧插下田后大约二十天,便迎来第一次耘田。耘田时,人挽着裤脚站立行走,双手一前一后握住田刨柄,一推一拉间,田刨在竖秧弄里”哗哗哗”地游走,刨去杂草、刨松了①泥。而父亲的稻田,是必须隔月再耘第二遍的要要让田刨沿横秧弄也走一趟。 那时的秧已密密匝匝,长到了齐腰高,秧叶边沿的锯齿锐得刺人。父亲是不允我放下裤脚耘田的,因为长长的裤脚糊着烂泥,会损坏秧叶。只消半天下来,原本光溜的腿肚子就被划得布满了不规则的血痕,细细长长,刺痛难耐。

那时我便觉得在父亲的心里,我是不如他的稻田重要的。

父亲不仅对稻田精耕细作,对田间地头的管理也总是一丝不苟。 在父亲的农活日历中,自然也排上了拔田坎、砍田岸沿、铲田岸这些人工锄草的项目。

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 几年下来,我们家种过的田地,就像有教养人家的后生一般,清爽而敦实。  每次村里重新抓阄分责任田时,乡亲们都希望抓到的是我们家的稻田要要因为好种!而父亲,则又开始调教起他新分来的田地来。如此几轮分田后,父亲的汗水和足迹,几乎遍布了村庄里所有的稻田……

父亲的田野是我的另一个课堂,我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在不停地学习着祖辈传下的农耕技术。然而,我学会了耕田、插秧、耘田、刈谷、打稻,最终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农民要要我破天荒地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并留在远离家乡两百多里的城市工作。

父亲老了,可是他依然不愿离开他的田”。有两回因为膝盖的骨刺让他疼痛难当,我把他接到了城里。去医:做完检查后,我想留他多住几日好好休息两天。然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父亲显得无所适从要要他一个人不愿上街,也不敢过马路。儿子上学、我和妻子上班,他就整天窝在家里的沙发上一直迷迷糊糊地睡觉。两天下来,父亲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一般,蔫蔫的没有了生气,整日唠叨着要我送他回去。可是只要他一回到乡下老家,没一会儿,他便又像一位重返沙场的老将军,精神抖擞地扛上农具,巡视他的田野去了。

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浴

(摘编自《 人民周刊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叙述了妹妹打电话里提醒”我”劝父亲不要再种田一事。

B. 文中的父亲”不肯歇种”的原因只是因为他舍不得让家里的责任田荒芜了。

C. ”我”因为害怕干农活,所以努力学习考取大学并到远离乡村的城市工作。

D. 在”我”眼中,父亲是一位深谙农事、勤劳质朴、坚韧执着的农民形象。

2.父亲对稻田的精耕细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 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2)“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 句子中,加点词

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文章为什么要写父亲在城里的生活?  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父亲的田野”为题,有什么含义?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曰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耶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浴 爷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 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曰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 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国 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  至燕,馆人供张甚盛。  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张世杰:宋军将领。 ③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同 “救”。 ⑤乡:同”向”,面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岂不大丈夫哉

(2)天祥泫然出   

(3)富贵不能   

(4)吾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B. 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C. 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D. 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4.乙文中,文天祥哪些表现体现了甲文中孟子的有关“大丈夫”的思想主张? 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无车马喧”暗指没有世俗功利的交往,没有繁琐的官场应酬。

B.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绘了暮色中飞鸟结伴而还的情景。

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从大自然领悟到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