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

记叙文阅读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十四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抖,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地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外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的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括号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拉据战——_______——与鱼周旋——_______——捕鱼成功

2.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的描写。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

3.小男孩为什么能成功钓到王鲑?

4.“请问我的儿子吧,这是他的鱼!”有什么作用?

5.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1.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 2.【示例一】A 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示例二】B 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应对困难的能力。 【示例三】C 父亲终于忍不住高声叫出了儿子的名字,这是情不自禁的担心,又一次点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示例四】D 因为父亲这时清楚地知道,儿子已经精疲力竭,用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父亲对儿子那种特殊的关爱,至此表露得淋漓尽致。 3.一是因为男孩自身的坚持和自信,面对困难、危险,男孩不动摇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能抓住上钩之鱼;二是因为男孩父亲的“冷眼旁观(不动声色)”,使男孩更想努力去证明自己可以抓住这条王鲑。 4.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尊重与关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5.【示例】这篇文章带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比如我学骑自行车时,爸爸看到我摔倒了,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 【解析】 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接着题目中所给出的第一个情节往下,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按要求分别进行归纳概括。这里缺少的情节可概括为: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分清人物描写的方法,结合句中的关键词语去分析人物情感的表达。比如其中的B句,可以分析为:语言描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对孩子的独立性格的培养。 3.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小男孩能成功钓到王鲑的原因,从文中可以找到:他钓鱼能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沉着冷静,敢于自信地面对一切困难,坚持客服困难。 4.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同时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作用,一般重点句子都是点明中心,或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这句话表明父亲深爱儿子,为儿子能捕到大鱼而骄傲;尊重儿子的劳动成果,让儿子自己决定。作用:突出中心勇敢、执着、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完成此题先要结合内容理解“捕鱼”的象征义,从生活中选出合适的事例,然后围绕“独立”或“战胜困难”来阐述阅读的感受。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在数字化阅读“攻城掠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态坚守发展,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

材料一:自2017年 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 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

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

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

(1)从以上材料看出,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书店将悬挂关于读书的古诗句,下列语句中最合适的一项是______

A.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C.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D.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3)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前往实体书店购书,请推荐一本好书给同学(第13小题提及的名著除外),供同学们选择购买。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根据相关名著填空。

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就了孙悟空的____ ;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_____的形象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得皇宫烈焰熊熊,____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

 

查看答案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边题目。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名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3)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5)不信,请看朵流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安定时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______________”的亲情之念。(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课堂上,你身边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老花镜的老人,你会不会很吃惊?济南65岁的张善学就是这样一位“学到老活到老”的学霸。他在退休后自学中医课程,先后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今年3月,张善学又参加了博士生入学考试。

②近年,“学霸爷爷”“学霸奶奶”的新闻经常会出现,每次都会引起一定范围的热议。其实,这些老人“学到老活到老”——坚持学习与奋斗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反思与学习。

③前阵子风靡的新标签“佛系青年”被一些年轻人对号入座。他们认为,在快节奏且压力大的都市生活中,云淡风轻,浑不在意,很“佛”很自我很惬意。但是,正如《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所言,“佛”可以,但是要走心,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有所坚持的“佛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如果做不到有所坚持的“佛系”,那只是为贪图享乐、逃避困难寻找一个看似潇洒的借口,这也是自我欺骗,使得自己养成不良习惯,湮灭昂扬斗志,毫无所学、毫无所获。

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同龄人。早上赖床不去上课,晚上窝在寝室打游戏、追剧,平时想复习功课却总是拖延。临近考试猛然发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却不想着补救,而是标榜自己是“佛系青年”,表示自己对于考试结果顺其自然。结果毫无疑问是挂科,这些人还要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来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⑤天命之年的张善学,无视记忆力的衰退、学习能力的下降,毅然学习中医。长篇累牍的古文经典,一万多种的中草药,不同的诊疗方法……都没有难倒他。那么,年轻的我们该怎么做呢?

⑥青年处在最好的年纪,拥有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精神文化产品,有着强壮的体魄、活跃的头脑、旺盛的精力。怎么可以浪费这些馈赠与优势呢?怎么可以漫无目的、毫无斗志地生活呢?那些自我欺骗的“佛系”观念,带来的只有当下内心的惴惴不安、日后的懊恼与悔恨。

⑦只有怀揣对梦想的热爱,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才不会让自己悔恨遗憾,才不会辜负长辈的期待与关爱。这样坚持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幸福人生的定义:“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⑧年轻人,当你赖在床上恍惚度日不知奋斗时,不如再去看看那些刻苦学习的学霸老人的新闻,然后扪心自问:我真的要这样虚度一生吗?我这样的人生真的幸福吗?

⑨须知,我们的幸福人生离不开奋斗。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9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 活到老学到老

B. 青年的幸福人生离不开奋斗。

C. 有所坚持的“佛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

D. 只有怀揣对梦想的热爱,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才对得起自己和长辈。

2.本文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 事例论证    B. 道理论证    C. 比喻论证    D. 对比论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佛系青年,其表现是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其结果是养成不良习惯,湮灭昂扬斗志,毫无所学、毫无所获。

B. 第⑤段末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对张善学老人主动学习的叙述转入下文对青年应当奋斗的论述。

C. 第⑥段中间连用两个反问句,斥责了某些青年的碌碌无为。第⑧段末尾连用两个疑问句,引出了对幸福人生的思考。

D. 本文从张善学老人的自学说起,接着分析了佛系青年及同龄人的现状,然后顺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了青年要有幸福人生的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