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后,想接受朝廷招安,最终率...

下列选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后,想接受朝廷招安,最终率部归顺朝廷。之后根据朝廷旨意,他领兵征讨方腊。

B. 吴用设计打破常州城,但宋万等三人阵亡,润州守将金节和宋江联系,献了城池。

C. 林冲刺配沧州,途经柴进庄园,柴进盛情款待。庄上的洪教头嫉妒林冲,有意挑衅。

D. 杨志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未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

 

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B项表述错误,打破的是润州城,不是常州,金节是常州守将,不是润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举行《水浒传》故事会,下面几个故事按原著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故事:

①武松大闹飞云浦

②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③花荣大闹清风寨

④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题文)填空题。(提示:填写书中人名时要连绰号一起写)

(1)《水浒传》是______写的中国第一部歌颂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鲜明地表现了______的主题。这部书被外国朋友形象地翻译成《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其中三个女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写的是______

(3)“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的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描述的情节是《水浒传》中的______,最先想要干这件事的是______

(4)《水浒传》第四回有一首诗:“躲难逃灾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酬。只因法网重重步,且向空门好好修。打坐参禅求解脱,粗茶淡饭度春秋。他年证果尘缘满,好向弥陀国里游。”诗中主人公____________而“躲难逃灾入代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晓岚《河中石兽》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是陋室______

(2)白丁______

(3)一寺临河______

(4)______

2.翻译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下列各项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苔痕阶绿    当求之于

B. 以调素琴    据理臆断欤

C. 何陋有      其反激

D. 金经        十余岁

4.甲文中引古圣先贤之名室,有何作用?

5.假如乙文的作者纪晓岚和甲文的作者刘禹锡生在同一个年代,他们可能成为朋友吗?为什么?对于刘禹锡这种交友方式你赞同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汤沸:热水沸腾。③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我校准备开展以“青春志·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校文学社拟围绕活动主题,出一期“五·四”专刊,请你设置一个栏目,写出栏目名称,并说明栏目内容。

示例:栏目名称:寄语青春  栏目内容:刊登校长对大家的殷切希望。

(2)如果你妈妈觉得办校刊浪费学习时间,牵扯了精力,不同意你参加,你怎么劝说你妈妈,让你参加此次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