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拯救阅读需警惕“电子疲劳” 彭 飞 ①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

实用类文本阅读

拯救阅读需警惕“电子疲劳”

彭 飞

①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避免“电子疲劳”,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②发现一本好书,是买纸质版还是买电子版?两种选择是否常令你感到纠结?

③早在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就曾预言,纸质书将在5年内消亡。然而7年过去了,他的预言落空,甚至“剧情”有些反转。最新数据显示,去年英国纸质图书销售额增长4.9%,销售量增长2.3%,连续两年上涨;美国纸质图书销售额增长3.3%,连续三年上涨。看来,数字化的巨浪,并没有一下子掀翻纸质书这艘小船。

④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或许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一个重要因素。“上班看大屏幕,下班读书看小屏幕,就怎么也读不进去”,这是许多白领的真实感受。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令眼睛感到不适;终日在各类显示屏之间切换,心里也难免感到某种倦怠。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即时资讯、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快速浏览替代了深度阅读。从“劳形”到“伤神”,数字技术虽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园地,也确乎容易催生一种阅读焦虑。

⑤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视力,在一定意义上,纸质书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难以替代。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往往能带来更明显的阅读仪式感。无论是触摸书本质感、品评封面装帧,还是以书会友、以文交心,在科技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书香仍具有独特的魅力。

⑥当然,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电子书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知识存储与传播,所带来的便利也是传统书籍无法比拟的。面对数字化的大趋势,如果一味囿于传统阅读而抵制数字阅读,难免会陷入一种文化保守心态。应当承认,电子书越来越多地取代纸质书,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但如何在享受“数字化福利”的同时,更好地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警惕并有效避免电子疲劳,是更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⑦实际上,对更好阅读体验的探索从未停止。迎来120岁生日的商务印书馆,在山西和上海开设两家高校阅读体验中心,强调营造阅读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将实体书店扩展为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打开了深度阅读的崭新维度。全球最大的图书电商亚马逊公司,从2015年开始逆势而上,布局多家实体书店,根据电子书阅读情况上架纸质书,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取得了不俗业绩。对普通读者而言,大可根据时间、场合、书籍的不同,自由选取灵活的阅读方式,以实现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势互补。

⑧回溯人类文明发展史,从竹简到羊皮,从纸张到电子墨水,尽管书籍的材质一直在变化,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却始终如一。当阅读的方式与习惯因时而动、与时俱进,更应对阅读的心态保持一份警觉。正因此,消除电子疲劳,也许我们应当多从内心寻找药方。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16日有改动)

1.下面与尼葛洛庞帝教授预言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上班看大屏幕,下班读书看小屏幕”,让许多白领产生“电子疲劳”。

B.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即时资讯、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快速浏览替代了深度阅读。

C. 电子书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知识存储与传播,所带来的便利是传统书籍无法比拟的。

D. 纸质书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是电子书难以替代的。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第①段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避免“电子疲劳”需要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这个中心论点。

B. 第④段和第⑤段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确切指出了: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一个重要因素。

C. 文章第⑦段提到了阅读体验的探索,其中商务印书馆在山西和上海开设的两家高校阅读体验中心,打开了深度阅读的崭新维度。

D. 文章最后一段,简要回溯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指出阅读方式与习惯要与时俱进,更要对阅读的心态保持警觉,避免“电子疲劳”。

3.如何理解第⑧段“消除电子疲劳,也许我们应当多从内心寻找药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C 2.B 3.(1)电子书越来越多地取代纸质书,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面对数字化的大趋势,我们不能通过抵制数字阅读来消除电子疲劳,一味囿于传统阅读而抵制数字阅读,难免会陷入一种文化保守心态。 (2)纸质书籍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视力,丰富文化意涵,它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是电子书难以替代的。我们要通过深度阅读守护知识的温度,警惕并有效避免电子疲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正确,尼葛洛庞帝教授预言,纸质书将在5年内消亡。 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分析不正确,第④段和第⑤段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对比道理论证。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要通过深度阅读守护知识的温度,警惕并有效避免电子疲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

燕相出亡

昔者,燕相得罪于君,将出亡,召门下诸大夫曰:“有能从我出者乎?”三问,诸大夫莫对。燕相曰:“嘻!亦有士不足养也!”大夫有进者曰:“亦有君之不能养士,安有士之不足养者?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施君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燕相惭,遁逃,不复敢见。

(选自《新序·杂言》)

【注释】①燕相:燕国的相。相,一种官职的名称。②厌: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将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B. 诸大夫对/宫妇左左不私王

C. 亦有士不养也/杀所不而争所有余    D. 大夫有者曰/是亦忧,退亦忧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

3.请结合选文,分析诸大夫莫能从燕相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1)年九十___________    (2)杂然相___________    (3)一朔东___________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寓言,既有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B. 文章以“愚”命名大智大勇的愚公,以“智”命名鼠目寸光的智叟,这一颠倒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理由充分,信心百倍,他指出“人无穷”而“山有尽”,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D. 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河曲智叟的“汝之不惠”表示:二人对愚公移山行为的态度持反对意见,认为愚公的行为是不明智的。

 

查看答案

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近日,由省文化厅、财政厅正式发文命名的第一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布,龙湖区是汕头市唯一入选的区县。这也是粤东及粤西北欠发达地区唯一一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个称号的获得,进一步提升了龙湖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为汕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省文化厅、财政厅于2014年底组织开展了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全省首批创建了8个示范区,龙湖区作为汕头市唯一一个被推荐申报的行政区,经省创建专家评审,成功地获得了“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删去“随着”或“让”)

B. 在今年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蓝图。(把“刻画”改为“描绘”)

C.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阳光阅读”的开展与策划,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将“策划”与“开展”对调)

D. 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让观众深刻领悟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且更能让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到诗词的音韵之美。(把“领略”改为“感受”)

 

查看答案

下列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教育界泰斗余老今天光临我校,校长亲自到校门口恭迎。余老在大礼堂为全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校长听完报告,很高兴地进行总结发言:“余老的讲座很全面,很透彻,真算得上是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补充几点,权当狗尾续貂。”

A. 光临    B. 恭迎    C. 抛砖引玉    D. 狗尾续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