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 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 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近、了解、研究古诗词。

 

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有语病,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打造和谐校园,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相敬如宾

B. 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C. 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 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昼夜  诧异  无遐  低眉顺眼    B. 油腻  榜样  狂澜  微不足道

C. 咳嗽  抹杀  渴暮  马革裹尸    D. 无垠  明郎  呻吟  可歌可泣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痛(zhì)    语(lán)       红(yīn)     鞠躬尽(cuì)

B. (dàn)    问(jié)       可(hàn)     目不园(kuī)

C. (zuò)    首(hàn)       水(xián)      而不舍(qì)

D. (sǒng)   着(zuàn )  尴尬(gān gà)   为人知(xiǎn)

 

查看答案

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

——钱锺书

请以“发现当下的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①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②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③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就好像这些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④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儿时,乡间的农忙时节需要大量的劳力参与,那些身强体健的小伙伴也都被父母派去割稻打场了。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看着田野里累得汗流浃背的小伙伴们,此时的我,躺在蓝天白云下嚼着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⑤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洁白似雪,羊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⑥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⑦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⑧——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⑨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⑩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

⑪ 草木,也许自己都不知晓它们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轮回。也多亏了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在草木的恩典中养眼,养身,养心……

(选自2017年12月《人民日报》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梳理出草木的“恩典”,完成填空。

 ①草木之香,________;②牛羊食草,________;③人亲近草木,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⑴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中“双面人生”的理解。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通过叙写草木的恩典,赞美了草木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呼吁人们要亲近自然。

B. 第②段中“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生命力旺盛的青草被割断碾压时的决然,凸显了草的奉献精神。

C. “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一句中“何其”一词是程度副词,强调了草木和人之间特殊而美好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草木的喜爱感激之情。

D. 第⑨段中划线句子是一个设问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都市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否定。

4.本文第④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两则材料都写到了“我”嚼草(叶),各自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

——宋学孟《柳叶儿》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