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益吾私宅!”

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选自《梁书·吕僧珍传》,有删改)

【注释】①在任:担任南兖州刺史时。②从父兄子:即堂侄。③既止:回故乡做官。④常分:固定的职业。⑤叨越:非分占有。⑥督邮廨:督邮,官名。廨,旧时对官署的称呼。⑦适:出嫁。⑧卤簿:侍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亲戚______                 ②可妄求叨越______

 ③当速反葱肆耳______           ④乡人咸劝徙廨以其宅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

A. 其真无马邪(《马说》)    B.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陈涉世家》)

C. 其乡人曰(《曹刿论战》)    D.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置 立 以 来 便 在 此 地 岂 可 益 吾 私 宅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请概括文中体现吕僧珍“平心率下,不私亲戚”高尚品性的事例。

 

1.①私:偏爱、偏私。②怎么③但:只。④益:增加,扩大。 2.C 3.置 立 以 来 ∕便 在 此 地∕ 岂 可 益 吾 私 宅 4.(1))我肩负(享受)国家深厚的恩泽,没有什么来报效朝廷。(“荷”“以”要翻译准确)(2)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格外开心。 5.(1)不为从父兄子求官提供便利。(2)不假公济私迁拆督邮署。(3)不以到住在平民区的姊家为耻。 【解析】选自《梁书》 作者:姚察、姚思廉 年代:南朝 参考译文: 吕僧珍,字元瑜,是东平郡范县人。(祖上)世代居住在广陵郡。出身低微贫寒。自小时候起,拜师学习,有个相面的人看遍了所有的学生,指着僧珍对老师说:“这名学生的声音与众不同,(将来必定)封为王侯将相。” (僧珍)到了二十岁以后,归依了宋郡丹阳府尹刘秉,刘秉被杀后,又担任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官名)。(僧珍)身高七尺五寸,容貌(身材)高大挺拔。在年龄相仿的朋友中很少被轻慢玩弄,同事们都很敬重他。 吕僧珍在位期间,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下属,不徇私情。堂侄子宏起先以贩卖葱当作职业,在吕僧珍回故乡做官后,就放弃贩葱,想在州府里求得一官半职。吕僧珍说:“我肩负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本来有固定的职业,怎么可以非分占有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铺去吧。”吕僧珍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自己的宅子呢?” 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侍从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私”是“偏爱、偏私”的意思。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中“其”是人称代词;A项“其”表示反问语气;B项“其”是指示代词;C项“其”是人称代词;D项“其”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搬迁官署的地方来扩大自己的住宅呢?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停顿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荷”是“担负”的意思,“并”是“一起”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行七。扬州帅:即淮南东路安抚使。幕:幕府。

②胡马:指金兵。③诸公:指当时朝中的掌权者。④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这里代指普通人。

1.本首诗中交代写作背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吾辈空怀畎亩忧”一句中的“空”字用得很妙,请赏析。

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刍荛”自比,流露了其因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B. “涕俱流”这一细节,包含着诗人心中对七兄安危和国家命运的担忧。

C. 尾联移情于景,诗人自己不忍与七兄分别,却不直接道出,而是将这种感情赋予多情的乱絮和飞花。

D. 这首诗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所抒发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让城市更文明。泰州市不断推进“书香泰州”建设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⑴【漂流书屋】泰州市区首批200多个无人值守的“共享漂流书屋”,陆续在公交站台、街道社区等场所投放使用。你和同学小明一起乘坐公交车,到站后,小明随手将从漂流书屋中借来的书丢在车座上。请你对他的不文明行为加以劝说。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民阅读】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泰州邮政公司举办了《全民阅读》特种邮票首发仪式。请你结合这枚邮票的构图要素,阐述其寓意,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调查】市区某中学调查了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两个),并提出相应合理建议。

 

某中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目的

占   比

 

书籍类别

占   比

随意阅读

48%

动漫偶像

60%

兴趣爱好

34%

文学艺术

22%

助力写作

12%

科学技术

10%

开阔视野

6%

地理历史

8%

 

①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浮光跃金,______

②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

______,死而后已。

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⑤登高远眺,总能令人豪情满怀。杜甫《望岳》中“_________”,抒发了他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王安石《登飞来峰》以“________” 表现他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豪迈气概。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我在这次“悦动海陵”旅游节期间过得非常开心,诚挚感谢你的一路奉陪。

B. “沐、梅、湖、缎”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 学校男子篮球队队员们大多十七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D. 4月14日,在俄罗斯一再的反复警告下,英美法依然对叙利亚发动了空袭。

 

查看答案

(18届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中考适应性训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B. 《泰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近日发布,公开征求意见。

C. “唉!你这人真是……”他气愤极了。

D. 兴化的“红膏河蟹”、泰兴的“黄桥烧饼”、靖江的“蟹黄汤包”、“双鱼肉脯”,都是泰州地区的经典美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