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小题。 足球进校园 新学期伊始,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足球...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小题。

足球进校园 新学期伊始,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要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改革春风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

【材料一:国内现状】

我想踢球

【材料二:专家观点】

作为校园足球的形象大使,前国脚郝海东近日接受了腾讯体育的专访。 腾讯体育:您也是一名父亲,您的孩子也在踢足球,那么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踢足球会影响学习,

如果要想踢得好,甚至还要放弃学习,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和校园足球推广大使的双重身份,您是怎样看 待这一问题的?

郝海东:足球不应该完全脱离学校和家庭,踢足球不会影响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学习。踢足球比起其他

体育项目更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在绿茵场上不停的高速跑动,弹跳,身体对抗,在运动中锻炼了 身体;踢足球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此外,足球场上分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等 几个位置,相互之间要有默契合作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喜欢踢足球的人一般都有较强的团队合 作意识。还有,作为比赛,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队伍输,因此通过比赛能培养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你 们可以问问踢球孩子的家长或是老师,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比他们不踢球时反而更好。

腾讯体育:您认为校园足球要在全国推广,还存在哪些问题? 郝海东:校园足球的推广任重而道远,很多中小学都没有像样的足球场地,有的学校人均操场面积只

有 1 平方米,如果人人踢足球,怎么踢?还有,现在懂足球的体育老师实在太少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下 决心去努力改变的。

腾讯体育:前不久,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您认为,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段 时间涌现出一批我们自己的新的足球人才?

郝海东: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是不是我们能够保证有时间、有场地、有专业的人员指导孩子们去踢球。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在 10 到 15 年之间会涌现出大量的足球人才。而且还得有这么一个系统的保障,从 小学初中到大学这中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够自己选择,天赋好的可以进入职业足球联赛,其他的 孩子也能够进入大学学习。   

(选自“腾讯网”)

【材料三:前景展望】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规划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到 2020 年时将达到 2 万所,2025 年时达到 5 万所,彻底打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方案》还让更多的人也意识到,学校 是育人的地方,校园足球也应该逐渐淡化成绩因素,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身体素质、营造足球文化的 有效途径。同时鼓励足球俱乐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选派职业球员、青少年球员到足球发达国家接受培训, 并力争跻身国外高水平职业联赛。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足球人才来自学校,来自社会各界。 足球学院的建立,将会在文化教育和足球运动紧密整合的新形势下为足球人才的培养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材料四:他山之石】

日本的百年规划

1950 年日本足协提出百年足球振兴规划,其中 50 年的节点要办世界杯,100 年的终极目标是夺得世 界杯。2002 年韩日世界杯算是完成了 50 年目标,2011 年日本女足赢得世界杯冠军,从某种考核标准来说, 百年伟业已经提前完成了。日本中小学的足球课是百分百普及。比如 U12,也就是小学阶段最高水平的比 赛,日本全国的队伍有 8000 多支,算算参赛人数接近 10 万。家长们、亲朋好友去观看比赛的热情,和世 界杯差不多,还有全国直播,非常有氛围。

法国的青训调整 法国足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经历过低谷,法国足协开始思考调整青训营。他们将青训年龄由原来

的 6 到 13 岁调整到了 5 至 12 岁,也就是说 5 岁就可以接受足球训练,一岁之差对于教学内容也有调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技术和体能的比重是 50%,现在技术的比重占到了 80%。1998 年法国拿了世界杯,2002 年拿了欧洲杯,法国足球重现辉煌。

德国“天才培养计划”

从 1990 年开始,德国足球逐渐开始走下坡路,1998 年法国世界杯 1/4 决赛遭淘汰,2000 年欧洲杯小 组赛出局。2000 年,德国启动了一项被称为“天才培养计划”的革新行动。整个计划持续了 10 年,德国

足协每年投入 8000 万欧元用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经费用途主要用在校园足球、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德国经过 10的努力,2010 年获得南非世界杯季军,2014 年获得巴西世界杯冠军。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面临怎样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专家认为踢足球对学生有哪些好处?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郝海东认为校园足球推广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像样的足球场地和懂足球的体育老师太少,需要下决心去努力改变。

B. 《方案》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校园足球不应该过于强调成绩,明白足球运动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C. 《方案》明确规划到 2020 年时足球学校将增加 2 万所,2025 年时增加 5 万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足球人才来自学校。

D. 日本、法国和德国在足球方面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在年龄规划、资金投入、目标设定以及足球文化氛围营造上,都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1.学校只注重应试教育,不给学生踢足球的时间;大多数家长认为踢足球影响孩子学习, 同时也不安全,不太支持孩子踢足球。 2.踢足球能强身健体,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 3.C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认识。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主要问题是:学校只注重应试教育,不给学生踢足球的时间;大多数家长认为踢足球影响孩子学习,同时也不安全,不太支持孩子踢足球。 2.本题考查了语段的综合分析。解答此题通过对郝海东的采访中获取到答案。针对题干问题找到郝海东对足球对学生的好处筛选提炼即可。踢足球能强身健体,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错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规划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到 2020年时将达到2万所,2025 年时达到5万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简·爱》中里德太太派人把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接回家,向简·爱进行了忏悔。请阅读下面这段文 字,回答问题。

“唉,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现在很懊悔。……”她停住了。“也许这毕竟无关紧要。”她喃喃地 自言自语说:“那样我也许会好过些,但是,向她低声下气实在使我痛苦。”

请问她说的“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指哪两件事?

 

查看答案

(题文)(18届福建省福州市春季与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联考)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水浒传》中阎婆惜得知宋江与强人有来往,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至柴进庄 上,结识林冲。_____

(2)鲁滨逊逃到巴西,尽所有财力购买了一片荒地进行种植,并学会了当地语言,还交了不少朋友,买 了各种用具。后来种植园大获成功。_____

(3)《骆驼祥子》中祥子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买第二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好不容易辛苦 拉车攒下钱买的第三辆车因为帮小福子治病卖掉了。______

 

查看答案

(18届福建省福州市春季与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联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 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 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的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 风俗、风情、风致等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 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 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 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 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 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 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 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 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 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 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 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 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 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 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 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 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 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 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 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

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你说说《诗经》之指什么?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重读《诗 经》有什么意义?

2..文章第4 段举《周易》中的十五卦之风的例子用意是什么?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 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B. 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 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

D. 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 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钟霄的第九年 王璐琪

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 17 岁的时候,他已经 26 岁了。 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 9 年了。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

很常见。 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

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那天老师来的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昨天的值日生是谁? 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 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我坐的位置刚好 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 不肯将就别的。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七层高的居民楼里,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肆意地在残破的墙上涂鸦。一栋 即将被拆除的旧楼,被我们装点的犹如“卢浮宫”,格外美丽。

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月亮,谈论着明天的梦想。在我们 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一定要带着一个速写本,把我们的形态画在纸上。只有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 才会插上一两句话。

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忽然有一位同学喊到,“钟霄,外面有人找你。” 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看见钟霄出来, 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 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他才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

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面无表情地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庙里 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后来,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我 同情地看着他。

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而这 一年,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那张单薄的纸, 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 在对他自己说。

“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我问他。他为难地笑笑:“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任性考了那 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等攒够了钱,我再考。”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高考后,画室被拆除了,我们的“卢浮宫”倒塌了。

再去看他时,他气色好了很多,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他邀请我去画室看一看。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 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卢浮宫”,尤其是天台。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 既像从前那个执著的青年,又像一个全新的人。“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请我讲课,也值了……” 他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不远处有学生喊他,他去学生那里指导了。

我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速写画,走近一看,我笑了,又是他的恶 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可是当我看完速写画和画旁边的彩绘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那是六、七个 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一手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 向我们。速写画旁 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 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                               

(原文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表格。

事件

“我”的心情

钟霄被老师肯定

A:

B:

吃惊

C:

震惊

 

 

2.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我”看完钟霄画的内容时,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笑 不出来的原因。

3.品析语言。

(1)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从加点词的角度赏

析)

(2)看见钟霄出来,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文章写的是钟霄的一段经历,作者却以“我”的口吻来写,请问“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画室老师让钟霄不要再考留下来给他当副手,是他觉得钟霄还是考不上,帮他找个出路。

B. 文章多次提到的“卢浮宫”,既指带给我们快乐的画室,也暗指我们美丽的梦想。

C. 钟霄本想攒够钱再考,但后来却完全放弃了,不再执着于最初的梦想了。

D. 作者想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在不合适的事情上,不要像钟霄一样到“第九年”才醒悟过来。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 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 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 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警戒。④上:指汉成帝。⑤张 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乙文中波浪线句读停顿正确的是(   

A.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B.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C.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D.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

(3)下亡.以益民

(4)然后得已.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书谏寡人者    不能匡主

B. 战胜朝廷    游地下

C. 美于徐公    厉其馀

D. 蔽甚矣    因而辑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5.【甲】文中的的邹忌和【乙】文中的朱云劝谏君王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