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 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 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 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警戒。④上:指汉成帝。⑤张 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乙文中波浪线句读停顿正确的是(   

A.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B.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C.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D.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

(3)下亡.以益民

(4)然后得已.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书谏寡人者    不能匡主

B. 战胜朝廷    游地下

C. 美于徐公    厉其馀

D. 蔽甚矣    因而辑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5.【甲】文中的的邹忌和【乙】文中的朱云劝谏君王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1.B 2.(1)诚(的确,确实) (2)刺(指责) (3)亡(通“无”,没有) (4)已(停止) 3.B 4.(1)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励。 (2)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 5.参考:邹忌是委婉劝说,以设喻类比的方式,从日常小事“比美”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朱云是直言劝说的方式,不畏君威与权臣,冒死劝谏成王斩权 臣张禹,令人动容。 【解析】甲文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乙文选自:《汉书》 作者:班固 年代:东汉 甲文译文: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乙文译文: 曾做过槐里县令的朱云,上书求见成帝。在公卿面前,朱云说:“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扶主上,下不能有益于人民,都是些白占着官位领取俸禄而不干事的人。我请求陛下赐给我尚方斩马剑, 斩断一个奸臣的头颅,以警告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御史将朱云逮下,朱云紧抓住宫殿栏杆,栏杆被他拉断,他大呼说:“我能因直言进谏而被杀,和龙逢、比干游于地下,心满意足了!却不知圣明的汉王朝将会有什么下场!”御史挟持着朱云押下殿去。当时左将军辛庆忌脱下官帽, 解下印信绶带,伏在殿下叩头说:“朱云这个臣子,一向以狂癫耿直闻名于世,假使他的话说的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的不对,也本该宽容他。我敢以死请求陛下!”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怒意稍解,杀朱云之事于是作罢。后来,当要修理宫殿栏杆时,成帝说:“不要改变!就原样补合一下,我要用它来表彰直臣!”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B项正确,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朱云这个臣子,一向以狂癫耿直闻名于世,假使他的话说的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的不对,也本该宽容他。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亡:通“无”,没有。 3.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都是“在……的地方”。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凭借呈上、进献/对上。C:认为/用来。D:结构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谤讥:在这里指“指责,议论”,没有贬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 “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有了肃杀之意。

C. “羌管悠悠霜满地”紧承“长烟落日”写夜景,笛声悠扬,秋霜遍地,进一步渲染了征人的乡愁。

D. “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将军”因年岁老去而悲伤,“征夫”因思家不得归而落泪,情感慷慨激昂。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散文家的视觉经验如果还限于田园风光,未免太【甲】(A  狭小 B  狭窄)也太保守了。同时,广 义的景也不应限于视觉:街上的市声,陌上的万籁,也是一种景。景存在于空间,同时也依附于时间,所 以【乙】(A 春秋代序 、B 春种秋收)、朝夕轮回,也都是景。景有地 yù(    )性    江南的山水不同于美国 的山水,热带的云异于寒带的云。大部分的游记都不动人,因为作者不会写景。景有静有动,即使是静景, 就要把它写动,才算能手。“两山排闼送青来”,正是化静为动。“鬓云欲度香腮雪”也是如此。只会用形 容词的人,其实不解写景。   

——余光中《说散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地 yù______    ②万籁.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甲】_____【乙】_____

(3)语段中    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理由:_____

(4)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刿论战》选自国别体史书《左传》,这本史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 古代关于官职升迁变化有专门用语,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为降官之意,“大将军邓骘闻其 贤而辟之”中“辟”为征召之意,大臣辞职还乡则会用“乞骸骨”的委婉说法。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中小说集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    (《关雎》)

(2)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5)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纪昀《河中石兽》)

(7)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

(8)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诗句“__________”表达了对人生前途乐观 自信的豪迈气概。

(9)《醉翁亭记》中写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点明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因      而美好

题目二:一路畅通是都市人的向往,健康长寿是所有人的梦想……未来,也许科技的发展能让汽车上天飞行,小小的芯片能让人益寿延年……请你展开想象,以“科技改变生活”为题,写一个故事。

要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2)写作时可以调动你的体验,也可以展开你的想象(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 -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