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怎么啦,简?”他关上书房门后,身子倚在门上说。 “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怎么啦,简?”他关上书房门后,身子倚在门上说。

“对不起,先生,我想请一两周假。”

“干什么?——上哪儿去?”

“去看一位生病的太太,是她派人来叫我的。”

“哪位生病的太太?——她住哪儿?”

“在盖茨黑德府。”

1.选文摘选自_____________(书名),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人名)。

2.简回去后,那位生病的太太告诉了简,她做了两件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其中一件是她违背了向丈夫许下把简当做自己孩子抚养成人的诺言,请问另一件是什么事情?

 

1.《简.爱》罗彻斯特 2.另一件事情是,里德太太隐瞒了关于简的叔父的事情。三年前简的叔父寄来一封信,向里德太太打听简的下落,想收简为养女,并且简的叔父愿意死后把自己的全部遗产交给简,但里德太太并之前并没有告知简这一回事,并向简的叔父撒谎说简在孤儿院病死了。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这段话出自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文中的“他”指的是罗彻斯特。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简.爱》,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结合整部作品的内容来分析,简的舅妈做了两件令自己后悔的事情:一件是她违背了向丈夫许下把简当做自己孩子抚养成人的诺言,另一件是隐瞒了关于简的叔父的事情。结合具体内容来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父亲的请帖

乔叶

①父亲一直是我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的事情,否则平日很少和我们直言搭腔。日常生活里,常常都是由母亲为我们传达“圣旨”。若我们规规矩矩照办也就罢了,如有一丝违拗,他就会大发雷霆,“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父亲是爱我们的吗?我不知道。

②和父亲的矛盾激化是在我谈恋爱以后。那是我第一次领着男友回家。从始自终,父亲一言不发。等到男友吃过饭告辞时,父亲却对男友冷冷地说了一句:“以后你不要再来了。”

③那时的我,可以忍耐一切,却不可以忍耐任何人去逼迫和轻视我的爱情。于是,我理直气壮地和父亲吵了个天翻地覆。后来才知道,其实父亲对男友并没有什么成见,只是想习惯性地摆一摆未来岳父的架子和权威而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的激烈反应大大激化了矛盾,损伤了父亲的尊严。“你滚!再也不要回来!”父亲大喊。

④正是满世界疯跑的年龄,我可不怕滚。我简单地打点了一下自己的东西,便很“英雄”地摔门而去,住进了单位的单身宿舍。

⑤这样一住,就是大半年

⑥深冬时节,男友向我求婚。我打电话和母亲商量。母亲急急地跑来了:“你爸不点头,怎么办?”

“他点不点头根本没关系。”我大义凛然,“是我结婚。”

⑧“可你也是他的心头肉啊。”

⑨“我可没听他这样说过。”

⑩“怎么都像孩子似的!”母亲哭了起来。

“那我回家。”我有些不忍了,“他肯吗?”

“我再劝劝他。”母亲慌慌张张地又赶回去。三天之后,再来看我时,神色更沮丧,“他还是不松口”。

“可我们婚礼的日子就快到了,请帖都准备好了。”

母亲只是一个劲地哭。难怪她伤心。爷儿俩,谁的家她也当不了。“要不这样,我给爸发一个请帖吧。反正我礼到了。他随意。”最后,我这样决定。一张大红的请帖上,我潇洒地签了我和男友的名字。我已经尽力了,我自我安慰着。

婚期一天天临近。父亲仍然没有发话让我回家。母亲也渐渐打消了让我从家里嫁出去的念头,开始把结婚用品一件件地给我往宿舍里送。偶尔坐下来,就只会发愁:父亲在怎样生闷气,亲戚们会怎样笑话,场面将怎样难堪……

婚礼的前一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一早,我一打开门,便惊奇的发现我们排宿舍门口的雪被扫得干干净净。清爽的路面一直延伸到单位的大门外面。一定是传达室的老师傅干的。我忙跑过去道谢。“不是我。是一个老头儿,一早就扫到单位门口了。问他名字,他怎么也不肯说。”

我跑到大门口。门口没有一个扫雪的人。我只看见,有一条清晰的路,通向那个我最熟悉的方向——我的家。从单位到我家,有将近一公里远。沿着这条路,我走到了家门口,母亲看见我,居然愣住了:“怎么回来了?”

“爸爸给我下了一张请帖。”我笑道。“不是你给你爸下的请帖吗?怎么变成了你爸给你下请帖?”母亲更加惊奇,“你爸还会下请帖?”

父亲就站在院子里,他不回头,也不答话,只是默默地、默默地掸着冬青树上的积。

我第一次发现,他的倔强原来是这么温柔。

(选自《读者》2018年第3期)

1.请按照故事发展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我”带男友回家,遭到父亲冷眼——半年后__________________——婚礼临近,“我”给父亲发请帖,父亲仍没发话让“我”回家——婚礼当天早晨,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请帖”和“父亲的请帖”分别指什么?

3.请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英雄”的表达效果。

4.结合上下文,请用第一人称描述父亲收到“我”的请帖时的心理活动。

5.本文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刻画父亲,试从这个角度举一例并简要分析父亲形象。

6.青春期,我们偶尔也会与父母发生矛盾。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个实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巧妙地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纳米技术锻造广谱解毒新药

孙学军

①因为蛇的种类不同,蛇毒也不一样,这给毒蛇咬伤的救治带来麻烦。如果被蛇咬伤,不仅要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也要准确挑选合适的类型。所以,人们也一直希望能有广谱的抗蛇毒药物出现,一旦遇到蛇毒问题,便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治愈患者。

②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一种纳米颗粒,就具有这样的潜力,目前体外实验证明效果不错,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北科罗拉多大学蛇类生物学家麦克西认为,这种救治思路听起来非常好,如果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有希望解决多种生物毒素中毒的治疗难题。

传统抗蛇毒方法的困境

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每年大约___万人被毒蛇咬伤,其中__多万人被咬死,被咬伤致残的数量更多。毒蛇咬人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主要发生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导致这些危害的关键就是边远地区缺乏足够合适的抗蛇毒药物。

④传统抗蛇毒血清的制造方法比较复杂,首先是提取蛇毒,然后给动物(如马)少量注射,动物接受注射后,免疫系统可以产生针对这种蛇毒的多种抗体,这些抗体能结合蛇毒并使之失去毒性。因此,用这种动物的血清给毒蛇咬伤患者注射可以达到解毒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抗毒血清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制造这种血清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药物公司很难获得很好的利润。其次,抗毒血清也必须放置在低温条件下,存储成本也较高。

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解毒

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家肯希是这一研究的负责人。课题组的思路是用纳米技术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设计出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具有结合毒素的强大能力。然后让纳米颗粒和毒素一起排出体外。目前的研究是制造出一种可以结合多种毒素的颗粒。肯希团队选择的目标分子是蛇毒磷脂酶PLA2。毒蛇可以产生数百种PLA2毒素,毒性强弱不一。这种毒素正常情况下可以融合在细胞膜内,研究人员制造的纳米颗粒也有类似细胞膜的结构,能很好地结合这些毒素。但是不同的毒素有不同的结合脂类分子,因此需要制造出各自对应的纳米颗粒。然后将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通过氢键组装在一起,这样的颗粒就可以同时结合不同类型的PLA2分子。体外实验结果证明,这种颗粒能与不同的PLA2分子结合。经过进一步优化,他们的纳米颗粒在血清中结合PLA2分子的能力非常高。研究者过去曾经利用类似策略制造过抗蜂毒颗粒。不久后,他们将进行动物实验验证这种分子的抗蛇毒效果。如果取得成功,研究者将沿着类似思路制造更多能结合更多类型毒素的纳米颗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谱抗毒素药物。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5月)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解毒。

2.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⑤段中加点词“正常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太丘舍

(2)下车

(3)元方入门不

(4)又同席读书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3.“如何交友”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甲】文中,从元方的对答中,提醒我们交友时应做到哪两点?【乙】文中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在交友方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 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料知短兵不敢接,_____________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8)古人写诗词喜欢用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或抒发情感,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水喻愁,“___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写出自己的愁绵绵不尽、难以断绝的情感。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把自己比作千里孤雁和九秋断蓬,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查看答案

(18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硏测试)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的特征。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 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这个句子中的分号表示转折关系。

C. 袖手旁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这几个成语都是并列短语。

D.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的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