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表情包占领世界 谢石 ①我最近突发奇想地做了一个实验一一如果不写字,单靠发表情,...

表情包占领世界

谢石

①我最近突发奇想地做了一个实验一一如果不写字,单靠发表情,我们能跟朋友聊多久天?

②结果,纯表情聊天非但没有卡壳,反而异常顺利。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没想到它也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一一如果没有表情,有些话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成套的表情包里扮成清朝后宫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要比直白调侃来得更有效;我也不需要特意写出“晚安”两个字,仅靠一轮月亮的画面就能传祝福;而想要跟人打招呼的方式也早就不是一本正经的“你好”了,表情包里有海量的选择,有没长黑眼圈的熊猫坐在马桶上一边刷手机一边挥手说“Hi”,还有脖子上拴着铃铛的猫,一手拿着火药一手拿着火柴,热情地喊着“起来嗨”!

③更有趣的是,聊天表情的主要阵地已经不再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它也开始占领谈正事儿的工作战场,动态图里莱着握手的画面胜过单薄的一句“合作愉快”。如果你留心收藏的话,表情包还能让你瞬间掌握数百种“谢谢老板”的方式。

④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

根据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每个月有超过6.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上,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代表喜悦的“呲牙”表情仅在2014年的QQ平台就发送了超过10亿次。

⑤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表情俨然已经成为通用全世界的语言,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英国牛津词典在2015年就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年度词汇。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这个表情“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⑥尽管表情包似乎正在逐步占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有趣的是,在这个愈发热闹的表情世界里,真正身处其中的人却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失落。

⑦表情设计师孟繁琦说,10年前刚开始做表情的时候,她要花费大量心思琢磨面部表情,因为起初以为表情取胜的关键“靠脸部细腻微妙的变化”,她要琢磨如何在八帧的画面里尽可能表现复杂的情绪,但近些年的表情下栽和发送数据让她发觉,“浮夸的肢体语言”更受欢迎,“哭也分很多种,默默流眼泪的啜泣就不如满地打滚的哭法受欢迎”。现在最受欢迎的表情追求的是“一眼就看明白”,只要一个夸张的图片配一句简单易懂的文字,“恨不得两帧就画完了”,复杂的表情反而不容易受欢迎。

⑧所以,在打开聊天窗口,看到表情包里一片情绪高昂的狂欢时,她说她其实更怀念那个“认真说话”的过去,不过这种情绪要怎么说出口呢?最后,她还是发来了一个表情,一个小狐狸无奈地耸耸肩,摇摇头。

1.表情包能“占领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2.文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表情包占领世界”这一现象?

3.如何理解⑥段的“失落”?为说明这种失落,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表情包占领世界”是指国内外很多人在网络社交时都会选择用网络表情来聊天。

B. 在文章①②段中作者用亲身经历引出下文对表情包的介绍,真实而自然。

C. 由于距离等因素,在网络社交中,大多数的话都得依靠表情才能说出口。

 

1.原因:表情包生动、有趣、简洁而一目了然;表达同一种意思,表情包里有海量的选择;有些不太好直接说出的话,可以借助表情包来表达。 2.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会用表情包,谈正事儿的工作场合人们也会使用表情包;代表喜悦的“龇牙”表情仅在2014年的QQ平台就发送了超过10亿次;英国牛津词典在2015年就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年度词汇。 3.随着表情包,特别是浮夸型表情包的大受欢迎,那个“认真说话”,即通过明白无误的语言进行真诚交流的时代过去了,身处其中的人对此怀念和失落。为说明这种失落,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即举一个表情设计师的例子。 4.C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筛选和概括能力。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梳理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内容,分条概括作答。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要比直白调侃来得更有效”“动态图里莱着握手的画面胜过单薄的一句‘合作愉快’”“表情包还能让你瞬间掌握数百种‘谢谢老板’的方式”“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表情俨然已经成为通用全世界的语言,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些语句进行概括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即文中的具体位置,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做出准确判断,去伪存真。然后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3.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特别是要在文本中寻找符合题意的内容来作答。文章的第8段“她说她其实更怀念那个‘认真说话’的过去,不过这种情绪要怎么说出口呢?”这句话正是其“失落”的根源。据此,概括作答。(2)考查说明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事物的特点。文本列举了一个表情设计师的事例,具体地说明了“失落”的原因,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项“大多数的话都得依靠表情才能说出口”明显与文意不符,也与客观现实不符。故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笑谈大先生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 “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________,一则曰:_________。

【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2.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3.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5.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短语。

 

查看答案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一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复行十步/甫行

B. 屋舍俨/又有树数株郁郁

C. 顾而慕之/其,则熙熙而乐。

D. 仿佛有光/言之,貌甚戚者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两处)

而  妇  人  汲  井  且  浣  衣

3.翻译下列句子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黄发垂髫,并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

2.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

①《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交往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把酒问月》中表现自然漫长、稳定,人世短暂、多变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②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③香雾云鬓湿,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

④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____,此诚不可与争锋。(司马光《隆中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