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笑谈大先生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

笑谈大先生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 “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________,一则曰:_________。

【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2.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3.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5.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短语。

 

1.不奉迎(不妥协或不屈服) 2.意思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3.过渡(承上启下) 4.示例:精明(智慧或聪明) 5.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6.好看 好玩 【解析】 1.试题分析:原句“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分析一句话的含意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什么特定语境?就是全文所描写的鲁迅精神,也就是不妥协、不屈服、不奉迎的做人原则。所以答这种题切忌断章取义。 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要的文句的含意的把握。“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注意:这里谈的是鲁迅的长相。非常的“中国”是指鲁迅先生的模样不洋派;非常的“五四”是指鲁迅先生的模样不老派。 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⑤段就一句话“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题干给出了答题方向,即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此段明显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承接上文的鲁迅先生的相貌,开启下文更重要的内容,也就是鲁迅先生的为人。 4.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要求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双音节一般指两个汉字,褒义词是指感情色彩。首先要弄清楚“刁”在这里的特殊意义,然后再选择与这种意义相似的合成词即可:智慧、聪明、轻松、自如、深刻、精准。 5.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引用原文回答鲁迅文章的“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也就是鲁迅的文章,看似矛盾,但在矛盾中也有同一性。答案在第⑦段中提取: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这需要从鲁迅文章的具体内容中去分析探讨。学生要学会辩证地分析研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一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复行十步/甫行

B. 屋舍俨/又有树数株郁郁

C. 顾而慕之/其,则熙熙而乐。

D. 仿佛有光/言之,貌甚戚者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两处)

而  妇  人  汲  井  且  浣  衣

3.翻译下列句子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黄发垂髫,并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

2.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

①《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交往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把酒问月》中表现自然漫长、稳定,人世短暂、多变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②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③香雾云鬓湿,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

④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____,此诚不可与争锋。(司马光《隆中对》)

 

查看答案

默写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父》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