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青虫之爱(毕淑敏) ①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青虫之爱(毕淑敏)

    ①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②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也不敢锻炼她了。

  ③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A】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然后用杀虫剂将那虫子扑死,才想起酷怕虫的女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④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吃了什么抗过敏药?

  ⑤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练得能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破绽。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撇撇嘴说,我又不是你妈,我怎么会知道啊!

  ⑥女友说,你可算说到点子上了,怕虫就是和我妈有关。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叫虫蛰了。从此以后我妈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

  ⑦后来如何好的呢?我追问。女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荫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⑧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⑨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于是我硬是把喷到舌尖的叫声咽了下去。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

  ⑩【B】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⑪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

  ⑫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拜……”。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⑬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啊。

⑭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1.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字数要求:30字以内)

2.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A】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从修辞角度)

(2)【B】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从描写角度)

3.联系全文思考,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4.细读文章,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文中的女友是位怎样的母亲?

5.写“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你认同文中女友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女友因对女儿的爱而战胜了害怕虫子的心理疾病。 2.(1)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半个柿子椒”比作“着了火的手榴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虫子的惧怕。(2)句: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女友抓拿虫子的勇敢,但为了怀中的女儿还得强忍,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3.(1)内容:第1段写女友有极度害怕虫子的毛病,这样与后文的反常形成对比,突出女友对女儿爱的深切。(2)结构:①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她“病”被治好作铺垫;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4.(1)文中的女友是位坚强的母亲:她克服了自己害怕虫子的毛病,保护了孩子,为孩子树立了榜样;(2)她是位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她做到了自己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3)她是位富有智慧、注重教育方式的母亲:她知道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晴空。(有具体形象,结合文本分析,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所激发出来的勇气是帮助母亲克服心理疾病最好的药。任何一位母亲出于对子女的责任,都会毫无保留、无所畏惧地爱护、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为了子女,她们付出青春、拼尽力气,甚至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天下母亲爱的本能。文中女友作为母亲,就因为保护孩子克服了自己害怕虫子的心理疾病,这就是母爱本能的一种体现。(适当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理解2分,结合生活实际2分) 【解析】 1.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本文写的是女友因为对女儿的爱而战胜了害怕虫子的心理疾病的故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②佣书:替人抄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当涉猎         __________    (2)兄固被召校书郎   __________

(3)辍业投笔叹曰   __________    (4)小子知壮士志哉   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常为官佣书供养          蒙辞军中多务

B. 左右皆笑之                大兄何见事晚乎

C. 劳辱                  不下问

D. 有口辩,涉猎书传        结友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溪阴堂

苏轼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鸣。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头十亩阴

【注释】①三竿日:成语有日上三竿,比喻天已大亮。②十亩阴:溪边阴地。

1.2.请抓住一个方面,品析第一、二句写景的特点。(可从修辞、色彩、感觉、化用等角度思考)

3.4.综合来看,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祥子来到一个村子,仅以( A )元大洋就把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自己。他剃了个头,换了像样的衣服和鞋子,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奕奕,还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  B  )车厂走去。祥子心中的体面人物除了黄天霸,就算得上是那位孔圣人,祥子眼里的“黄天霸”是(  C  ),“孔圣人”是(  D  )。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请围绕祥子三起三落介绍小说的情节: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

班上有一位同学汪睿森痴迷网络游戏,一天在家因为玩游戏让家长训斥了,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了,他觉得没面子,没有来上课。班主任及时召开了一次“远离网络游戏,享受学习之乐”的主题班会。

①在班会临近结束时,班主任让同学们用手机给他发一个劝学式短信。请你把拟好的手机短信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天,汪睿森勇敢地走进了教室,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汪睿森走上了讲台,深深地鞠了一躬并说了几句话,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假如你是汪睿森,你会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_______________ ,渔人得利。

(6)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不成器。

(8)达则兼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