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和我保持距离 张爱国 ①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那天刚下课,邮递员送来...

请和我保持距离

张爱国

①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那天刚下课,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没有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写着“张爱国收”。

②待看了信,我很吃惊,这位在信里也没有留名的学生,整封信从头至尾都在辱骂我,不仅给我起了一系列侮辱性的绰号,还一次次说我是“误人子弟”,是教师队伍里的“害群之马”……

③我很快就断定写这封信的是刚毕业的学生马力。初二时,一次,我批评他时的确过了分,一定是给他带来了伤害和怨恨。

④虽然马力的信太过分,但我还是深刻反思了自己。反思的结论竟然是我真的有点在“误人子弟”。也在这时,我有了一个下海的机会,于是毅然辞了职。

⑤就像我教书时总是优秀教师一样,从商的我很快也成了一名出色的企业家,但我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并没有买车。

⑥一次,我乘公交车,竞意外地在车上碰见了马力。

⑦马力触电一般地站起身,跑过来,握住我的手:“张老师……张老师……我……”

⑧我说:“你这个东西,毕业这么多年了也不来看看老师,也不给老师写信。”

⑨马力只是不断地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师……”

⑩渐渐的,马力的紧张和尴尬消失了,他大概是确信了我并不知道那封信是他所写。下车后,马力坚决要请我吃饭。

⑪饭间,我知道马力大学已毕业一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说:“马力,当年那么多学生,就数你小子脑瓜子最活,愿意在我公司干吗?”马力一听,感激得眼泪都下来了。

⑫或许是作为对自己当年错误的补偿吧,马力的工作十分卖力,也十分出色。我也对马力越来越欣赏,不断地给他提职、加薪。

⑬对于那封信,我差不多忘了,即使偶尔想到,也是淡然一笑:谁在孩子时代不犯错误?

⑭两年过去了。一天晚上,马力陪我吃饭,他一次次举杯敬我,也一遍遍说着感谢我的话。

⑮我分明喝高了,笑了笑说:“马力啊,要说感谢,应该是我感谢你啊!”

⑯马力赶紧说:“恩师,您这是说的哪里话?”

⑰“我是实话,马力,我真的感谢你!”我打着酒嗝却又真诚地说,“要不是你当年提醒了我,我如今可能还是那匹误人子弟的害群之马呢。”

⑱马力短暂的吃惊后,就满脸通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很快,马力找了个理由,结束了晚餐。

⑲第二天,马力没来上班,手机关机。第三天,第四天,马力都没有来——他竟然与我不辞而别!

⑳很长时间我都无法理解马力的不辞而别,直到不久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的话:“人与人应该有一些距离,就像你隔着一层窗户纸看室内,你觉得很洁净,但一旦捅破这层纸,你会发现其实房子里充满了灰尘和污垢。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污点’,你只能将它保留在心中,哪怕是双方的心照不宣也可以,但就是不能说出来……”

  只是我明白这一点太迟了,因为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见过马力一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______

主要事件

开端

十年前

收到刚毕业的学生马力很过分的一封信

发展

偶遇马力后

______

高潮

两年后的一天晚上

_______

结局

______

看杂志受启发,明白马力不辞而别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表现了马力当时怎样的心理。 

(1)马力触电一般地站起身,跑过来,握住我的手:张老师……张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力短暂的吃惊后,就满脸通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情节,分析文中的形象。

4.文章以“请和我保持距离”为题有哪些好处?

5.朋友之间应该亲密无间”“推心置腹呢,还是应该保持距离呢?请你结合选文写出自己的看法。

 

1.时间 ②打消马力的担心,请他到自己的公司工作,并不断提携他。③酒后透露了当年那封信的内容,导致马力不辞而别。④不久前 2.马力没想到会遇见“我”,为当年写了那封过分的信而紧张、难堪。马力终于知道“我”两年多来一直瞒着他,原来“我”早就知道那封过分的信是他写的,因而格外失落、难堪。 3.“我”勇于自我反思:收到马力很过分的信后,冷静反思,下海经商;勇于自责:看杂志后醒悟马力不辞而别的原因,并深深地愧疚;宽容、真诚:偶遇写过分的信给自己的马力,不仅宽慰他,请他到自己公司工作,还大力提携他,酒后真心地感谢马力。(答出两点即可) 4.巧设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突出了中心;奠定了文章淡淡的悔恨、愧疚的感情基调。(答出两点即可) 5.示例一:我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适当的距离感有利于和睦相处,正如选文所说,有些事情如果挑明了就会造成彼此的尴尬。 示例二: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不分彼此、知无不言的,如果有了距离,就会显得生分,也显得不够真诚坦荡。选文中马力之所以不辞而别,是因为他和老师还不是真正的朋友,交情不够深厚。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故事发展部分:打消马力的担心,请他到自己的公司工作,并不断提携他。高潮部分:酒后透露了当年那封信的内容,导致马力不辞而别。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 “我”勇于自我反思:收到马力很过分的信后,冷静反思,下海经商,体现了勇于自责:偶遇写过分的信给自己的马力,不仅宽慰他,请他到自己公司工作,还大力提携他,酒后真心地感谢马力,体现了宽容;看杂志后醒悟马力不辞而别的原因,并深深地愧疚,体现了真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____

A.格列佛从慧驷国回来后不让妻子儿女靠近,因为他讨厌他们身上的野胡气味。

B.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则来到了慧驷国。

C.格列佛是这样从大人国逃出来的: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D.《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苏门答腊。

(2)他疾忙伸出手来,但因为看不见我站在哪儿,没有摸到我。

“这是谁?”他问,好像竭力想用那双失明的眼睛看一看似的,——多么徒劳而痛苦的尝试啊!

“回答我,——再说一遍!”他专横地大声命令道。

“你还想喝水吗,先生?被子里的水让我泼掉了一半。”

(节选自《简·爱》)

这是谁跟简爱之间的一段对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双目失明?随后简爱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故患有所不______   

(2)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______

(3)河曲智叟以应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杜甫《登楼》)

(2)宁为百夫长,________。(杨炯《从军行》)

(3)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6)举杯邀明月,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7)《曹刿论战》中曹刿不顾乡人劝说,坚持拜见鲁庄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huǐ____灭,是葬送,是jué_____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niǎn_____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坡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diāo_____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清代才子袁枚的一首小诗《苔》,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300年前,袁枚将视线投向生长于潮湿温阴暗处的苔花,300年后,一位名叫梁俊的支教老师教会贵州乌蒙山下的孩子们吟唱这首诗,来鼓励孩子们。

清•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