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净化网络“雾霾”需要理性精神 王晓刚 ①随着...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净化网络“雾霾”需要理性精神

王晓刚

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发帖、跟帖、评论、围观、“吐槽”等已经像我们的呼吸一样自然而然,不仅成了广大网民参与讨论社会公共议题的主要渠道,也成了我们自身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言论的大解放如影随形的是,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也随着“潘多拉盒”的打开而成泛滥之势。

②互联网无疑为人类的言论自由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使人类言论自由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然而,对网络世界语言的乱象给予应有的关注也十分必要。进入网络世界,就会发现各种极端言论、偏激言论处处可见,而且越是“出格”就越容易赢得一片“点赞”叫好;对事件的争论也往往变得简单粗暴,乃至退化成偏激的人身攻击;各种粗俗言论将“国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甚至将网络“骂战”发酵成网络“约架”。这难道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吗?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见到“网络版”的语言生态。在我们最朴素的道德判断中,也没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低俗语言,无论是对亲人、朋友、同事,还是对待陌生人,我们都希望保持基本的尊重、礼貌和教养。几乎没有人希望低俗的网络语言从“虚拟”变成自己所处的“现实”。然而,现实中的自律意识,一旦上网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显然,人们对洁净的语言有着线下和线上的双重标准,而且到目前为止,网民们还没有像珍惜清洁的空气那样珍惜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孩子、朋友共处的网络空间。而要深刻地改变这种观念,人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回顾大自然的“报复”和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深化和普及过程,我们也会坚信:网络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把网络环保意识强制性地灌输到网民的头脑之中。

⑤但我们不能坐等这种后果发生之后才姗姗来迟地觉醒,而要从现在起就付出努力,推动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德国学者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所言,每一种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而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是历经数百年心理积淀、规范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一种结果,只能付出努力去推动。

⑥“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如果我们从现在就开始付出努力,或许几十年后互联网世界将回馈给我们一片“蓝天”。要知道,我们在“十面霾伏”面前,可以把责任推卸给“排污大户”,但在网络世界,我们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都是形成网络语言生态的一分子。因此,要还网络语言环境的那一片“蓝天”,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14日,有删改)

1.净化网络“雾霾”,我们需要保持怎样的理性?

2.网络“雾霾”指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3.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 2.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进入网络世界,就会发现各种极端言论、偏激言论处处可见,而且越是“出格”就越容易赢得一片“点赞”叫好;对事件的争论也往往变得简单粗暴,乃至退化成偏激的人身攻击;各种粗俗言论将“国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甚至将网络“骂战”发酵成网络“约架”。 3.举例论证,论证了“我们不能等待一种结果,只能付出努力去推动(或从现在就付出努力,推动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观点。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阅读全文,根据“因此,要还网络语言环境的那一片‘蓝天’,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即可得出问题的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根据第一段,可以明确网络雾霾意思是“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根据第二段内容,即可提取原文进行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第五段举了事例,是举例论证,作用是“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贞观政要》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贞观十一年,时屡有阉宦充外使,妄有奏,事发,太宗怒。……魏征因上疏曰: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粃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①。铅刀一割,良工②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③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④,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之嗅,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⑤,史鱼⑥所以遗恨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铅刀之一割:铅刀上那一点锋利的地方。②良工:能工巧匠。③贾:商人。④蒿兰同嗅:蒿草和兰花的香味一样。⑤郭氏所以为墟:指郭国被齐国所灭。⑥史鱼:春秋卫国人,为人正直、德才兼备,但不被卫灵公所用。

1.把选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

(2)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

2.选段中,魏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他主要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查看答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      )

A. 由此之,王之蔽甚矣/予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年且九十,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朝/百里奚举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寡人之耳者/隔篁竹,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广故言欲亡(《陈涉世家》)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 今齐地方千里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4.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⑴星河:银河。⑵谩有,空有。⑶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个典型的低头族,自言“每五秒钟,就会查看一次手机”。

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____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粱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

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①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