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种花 丁立梅 ①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种花

丁立梅

①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迭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      )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⑪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⑫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⑬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⑭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      )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⑮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      )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⑯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狡黠地    细致地    讪讪地

B. 细致地    狡黠地    讪讪地

C. 讪讪地    狡黠地    细致地

D. 细致地    讪讪地    狡黠地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4.根据文章第⑥-⑫段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

5.文章以“种花”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1.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我”回来而开心喜悦的样子,也侧面暗示了母亲平日生活的冷清与寂寞。 2.B 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同时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种出的花鲜艳,数量多,长势喜人,富有生机。 4.给花浇水、赶鸟充实了“我妈”的日子,她不再感到孤独和冷清;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让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快乐起来;和村里人分享成果时,收获给予的快乐。 5.本文标题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同时“种花”是文章的主要事件;“种花”既是指种出的花,也指种出了对父母的关爱之花,种出了村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花。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的作用分析理解。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本题从“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角度,结合语境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于笼统)。本题作者把“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并赋予花以人的情态,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结合语境依据上面的答题方法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和概括能力。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种花”让“我妈”的生活充实起来,给花浇水、赶鸟一天天的忙碌着;“种花”让“我妈”起来——“我妈很细致地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4.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八哥与蝉对话

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言,唯数句而已。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①本文据《叔苴子》改编。②鸲鹆(qú yù):即八哥。③罗:张网捕捉。④调:调教。⑤曷若:怎么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久之能人言   效:____________

(2)能效数声而止    但:____________

(3)数句而已      唯:____________

(4)鸟首而惭      俯: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蝉 谓 之 曰 子 能 人 言 甚 善 然 子 之 所 言 犹 若 未 言 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_________________

(2)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_________________

4.八哥为什么“俯首而惭”?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自”字,有的版本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人接触繁体字途径调查表

途径

课本书籍

古建筑

邮件信件

媒体

字画

其他

比例

44.65%

61.32%

19.57%

47.83%

60.87%

6.52%

 

材料二:繁体字书法作品

材料三: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1956年,新中国开始推广简化字。1971年,联合国正式的中文文件改为简体字。目前,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内地以及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使用,繁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

(1)从材料一中,你得出了什么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主张彻底禁止使用繁体字,可以强化规范的汉字教育;有人却认为不能彻底禁止使用,因为简体字破坏了一些汉字的意义,也破坏了汉字的美观。你持什么观点呢?结合材料二、三,表明你的态度并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过年了,小樱跟奶奶学习剪纸,这个狗图案的剪纸是她学习了很久才剪出来的。请你仔细观察,描述图案上都有什么,并说说你的评价或感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第②④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懒人经济”又称“网宅经济”,即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③“懒人经济”应运而生,一大批快递公司、网上商城,甚至还有跑腿公司发展迅速。④“懒人经济”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同时又给社会增添了新的就业。⑤这些“懒人”在无意之中,为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