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权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______

(3)即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

(4)余近日军务倥偬     以: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以为/大有所益

B. 肃/遂拜/蒙母

C. 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 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_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甲】【乙】两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1.对……说,告诉研究重新 因为 2.D 3.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4.结友有恒和生活勤朴 5.[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解析】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作者:林则徐 彭玉麟 张之洞 李鸿章 年代:清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我最近军务事情纷繁紧迫,吃睡不安。我们家本是知书达礼名门贵室,勤奋和朴实是我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心又是勤劳朴实的根源。我虽然在军队中,还天天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红笔圈批,每天必定了结这些功课为自己定下的好习惯。偶然遇到事情繁忙,虽然第二天补充书写补看,也不高兴,所以一定要忙里偷闲而为之。但是这种方法还是下策,所以一定要早起些,当时就是这样认为的。决不肯今天耽搁,对有第二天可以朴实;也不肯把明天有事,今天准备。这样的几年,不曾间断,也没有任何痛苦。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明日”在这里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是“明天”的意思。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D项的停顿有误,应为: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但”“涉猎”“往事”“尝“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道光帝流放到伊犁,他为国事而烦恼,可是天高地远又是罪臣之身,难以解脱,于是,他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主持修建了不少工程,等到完工时,皇帝又下诏重新启用他

材料二、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从哈弗大学中途辍学后,遭到别人“自以为聪明“”他不可能成功“等等冷嘲热讽。但他顶住了压力,凭借自己的必胜的信心,超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最终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探究结果:                          

 

查看答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图所反映的现状。

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 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  

   

 

 

查看答案

(题文)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走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③⑥⑤①④②

 

查看答案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_________

(2)只要牢牢记住自己国家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_____

(3)我将用我的眼泪,洗去她一切的wū huì_____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金易得,亲情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诗人思亲念亲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