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阅读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文言阅读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请划两处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教学相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学半___________

(4)教然后知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把握文章论证思路

本文在开头先以“________________”作类比引出“ ________________ ”,再从_____和“学”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最后又引用“_____________”来深化强调论点。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1)促进,进步,提高;(2)不 ;(3)教 ;(4)不通,理解不了 ; 3.(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2)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4.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教学相长学学半 【解析】选自:《礼记》 作者:戴圣 年代:战国 参考译文: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困:不通,理解不了。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虽:即使。弗: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

(2)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初中三年即将结束,时光飞逝,孔子曾经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晏殊也在《浣溪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感叹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8)唐代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诗中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来 预示着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新的事物诞生。其实,同时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也有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网友们把“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集体闯红灯现象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引发了人们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号召大家争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校团委决定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1——调查发现

下面两个图表是中国文明网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做的网络小调查。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他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图(一)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2——文明劝导

周末,校团委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文明劝导活动。在一个红绿灯路口,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红灯时要过马路,面对这种情形,你将怎样劝说这位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3——宣传倡议

校团委准备出一期以“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为主题的宣传墙报,请你用对句的形式拟写一副宣传标语,体现本期墙报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水浒》中绰号花和尚的人是______,写出他被称作鲁提辖时的一个故事情节____________

(2)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A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那妇人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

①上文中,A是___________ ,那妇人的绰号是___________

②请简述A来到十字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列两个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 《山高路远》

(2)山高人为峰。——红塔集团宣传语

A. 第(1)句中诗人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再长,追求者的脚步都能将它丈量;困难之山再高,奋进者的双脚都能将它攀登。

B. 第(2)句言简意赅,意蕴丰富,启迪人们:一个人只要肯攀登,就能达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界。

C. 这两句话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激励我们不要畏惧困难,要勇敢去攀登世上的山峰。

D. 这两句话都写到了“人比山高“,形象地说明了唯有人,比世界上所有的山峦更挺拔、坚定;唯有人,可以纵横天地间,创造梦想与奇迹的道理。

 

查看答案

下面选项中对课文理解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中,都忆及闰土教他冬天雪地捕鸟的无限趣味。

B. 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背影》中,都可以感受到作者清新脱俗、精致华丽的语言风格。

C. 莫泊桑和契诃夫都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小弗朗士和奥楚蔑洛夫分别是他们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D. 《范进中举》选自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香菱学诗》选自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作品中的范进与香菱都志于学,但其学习的目的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