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都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都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B. 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C. 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异想天开地认为未来的教育可能会是小规模、灵活式的教育。

D. 高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络绎不绝

 

B 【解析】A.“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与语境不符;C.“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含贬义,不合语境;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合语境;B.“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符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zǎi)       (qiè)      (shù)        (niān)轻怕重

B. (shēn)      (ài)         (pōu)        虚与(wěi)

C. (xīn)       (ké)         (xiá)        (qiǎng)聒不舍

D. (pì)        (yín)        (qiú)        大义(lǐng)

 

查看答案

请以“没想到,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冬韵

惟岗

①十二月,冬天彻底拉开它的大幕,正襟危坐。那些严寒中的生灵都已准备妥当,开始接受它冰冷的训令了。

②清晨,太阳升起时格外庄严,殷红布满整个东方的山脊,在冬日短暂的白昼中,这是最神圣的时刻。天空在十二月犹如一个安静的处子,它收起了电闪雷鸣,不再对土地叫嚣,天地一时达成和解,再也不用对那些肆意招摇的植物颐指气使。暴躁的猪獾在艰难地吃完河边的最后一批根茎之后,沮丧地离开了,冬天把几乎所有的宴席全部解散。现在,是天和地畅谈的庄严时刻,那高悬的蓝空,以从未有过的平和之态俯瞰大地,阳光以更精纯的色质倾向原野,草木、鸟雀不再接受它的温度,我的心仿佛也被带入到那浩渺的天空中聆听晨曦的谆谆教导。

③寒流在十二月接踵而至,整个高原犹如矮下去一样。风开始肆虐,朝高地猛吹,登上任何一个制高点,远处沉闷的“唰唰”声一阵接一阵从光秃的树枝间袭来,又向远处掠去。

④冬天的风是矫健的。行走在这儿,身体任何裸露的部分都会被无情地告知,让人瑟瑟发抖,仿佛必须蜷缩在思想的深处才可获得温暖。不论什么树木,在这个时节,几乎都成了一色,不走近观察,无法辨别。这不是一个发表自我的日子,是寒风执掌大自然政令的时期,那激起自我意识的暖流还远在后头。但寒风对树木来年哪一枝焕发生机都了如指掌,树上的枯枝碎屑不时被清理而掉落下来,厚厚的堆积成一层,它要为春天的新芽疏通路障。

⑤凛冽的风和明亮的阳光是构成冬日的主要内容,前者像严厉的父亲,鞭策、激励我们接受考验、鄙歪弃邪,后者则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自始至终用温情滋养着我们。

⑥在十二月,大自然会毫不吝啬地把阳光抛洒下来,从南到北,都盛满了澄明的光瀑。先前被烟霾尘封的寰宇,现在,开始热烈地欢迎新世界的到来。清晰、透亮的自然界都在为步入下个纪元而容光焕发。目及这辽远的高原地质,一座座雄浑的山峰延绵无际,清晰可辨,就连山崖上的光影都折射出分明的性格,这些山体的巨大棱角要尽情欣赏它自己不屈的气魄了。现在是它们展示其骨骼和力量的时刻。

⑦只要站得够高,就可以望得更远,胸怀也一下子无比豁达起来,浑身暖烘烘,阳光中仿佛蕴含着警醒的颗粒。站在这阳光浸满的世界,无形中充满了强烈的伟人情怀,再不必耽于世俗的纷扰和纠葛了,此刻,我和大地都披上了这荣耀的光辉。

⑧十二月是自然在一年中驶向终点的最后一班列车,它放缓了速度,不会有任何事物被丢下,所有细节都会被以最精简的方式保留,如同远游者浪迹他乡的行囊。置身于十二月的荒野,那些儿女情长被冬日的筛网一并抖落,一种更直接、更永恒的思想浸透着我的骨骼。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1日   有删改)

1.请根据文意填空。

随着冬的脚步的迈进,作者的心理也随之变化。初冬时,严寒中的生灵开始接受冬的训令,在“天和地畅谈的庄严时刻”,作者感到 ___________;当__________时,作者觉得仿佛一位父亲鞭策、激励自己接受考研、鄙歪弃邪;当阳光铺撒大地时,作者觉得“_______ ”。

2.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天空在十二月犹如一个安静的处子,它收起了电闪雷鸣,不再对土地叫嚣,天地一时达成和解,再也不用对那些肆意招摇的植物颐指气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全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置身于十二月的荒野,那些儿女情长被冬日的筛网一并抖落,一种更直接、更永恒的思想浸透着我的骨骼。

5.文章以“冬韵”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现代文,回答小题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1.将表格填写完整。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1)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2)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

4.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结尾划横线的句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润州听暮角

李涉(唐)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释】①润州:即今江苏镇江。角:古代军中乐器,所吹多为边塞曲,有铜角、画角等。此诗是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③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镇江府志》:“焦山东北有二岛对峙,谓之海门。”

1.诗人听到的角声具有哪些特点?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最后两句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