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用“氢”洁理念塑造未来交通 随着亚洲地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交通拥堵已经成为...

用“氢”洁理念塑造未来交通

随着亚洲地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交通拥堵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无法避免的“大城市病”。

目前,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层面,但是其实人类对于各种能源和电池的探索一直都在进行。比如,氢就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从补充速度的角度看,充氢比充电的速度快得多,但是长期以来,氢的存储和输运难题一直都着阻碍氢能的大规模应用。锂电池的发展经过多年的井喷目前已经开始趋缓,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能量提供系统之一。理论上,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因此被称为“终极环保车”。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00年以后才加速对氢气能源的开发和基础构建,而现代汽车集团无疑是氢燃料电池车研发领域最早取得显著成绩的汽车制造商:1998年开始研发,2000年11月首次推出了圣达菲氢燃料电池车;2006年独立研发成功途胜氢燃料电池车;2013年2月,第三代车型ix35 FCEV首次量产,对全球汽车进入环保时代意义深远。现代汽车还参与了英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车的网络和基建项目,英国政府将与现代汽车合作,从2015年开始正式向公共机关和个人出租氢燃料电池车辆。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零部件难以量产一直是制约各大厂商的瓶颈,攻克这一难题并不容易。如今,现代在包括驱动马达、电子功率零部件、锂电池包及燃料电池集成模块等在内的零部件均成功实现全球首家量产。据悉,现代汽车未来还将投入150亿韩元“氢气基金”来开发燃料电池零件。

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理论唯一排放物是水,因此相较传统汽车,它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产物——水作为使用资源。现代FE燃料电池概念车名称中的“FE”全称为Future Eco,即未来生态的意思,这体现了其运用创新型新技术,并契合了这款车本身的生态友好特性——也是对其独特燃料源的认可。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它加装了内部空气加湿装置,循环利用由该车氢能循环设备所转化出的水,以创建更舒适的乘坐环境。

氢燃料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是加氢站不足,但是这一问题未来有望改观。目前,欧美等国已启动了相关推广和建设充电站等战略。德国计划到2023年建成400个氢燃料站;美国加州到2017年达到68个;日本计划到2025年构建1000家氢燃料站;韩国计划到2025年增加到200个。此外,价格也是氢燃料电池车推广的拦路虎。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加速的建设,未来的人类交通,将变得更加“氢”洁。

1.为何氢燃料电池车被称为“终极环保车”?

2.4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能量提供系统之一

4.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

 

1.(1)使用氢燃料做动力,氢是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洁可再生能源。(2)从理论上看氢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清洁环保污染。(3)从补充速度的角度看,充氢比充电的速度快的多。 2.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核心零部件难以量产一直是制约各大厂商的瓶颈,攻克这一难题并不容易。 3.不能去掉,“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去掉了就变成了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能量提供系统,这样的说法太绝对,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点名了选文的说明对象;运用谐音,通俗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可从文章中找到关键句作答即可。答案就在第2段。如“氢就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从补充速度的角度看,充氢比充电的速度快得多”“理论上,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现代汽车未来还将投入150亿韩元”是列数字。“如今,现代在包括驱动马达、电子功率零部件、锂电池包及燃料电池集成模块等”是举例子。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永远挺拔的白杨树

作者:王洁

长大离开家乡的我,见过了许多风景,走过了许多的城市,也认识了更多的树木。我想,每一个人也一定是对应了某一种树,有的如红松般高大伟岸,有的如樱花般旖旎繁华,还有贵气十足的楠木,风情万种的河柳……而我们社区的那个保安队长小刘,应该就是那株朴素且挺拔的白杨树吧。

小刘是个退伍兵,皮肤黝黑,个头儿虽算不上高大,却也显得结实、健壮。一双不怎么大却黑黑亮亮的眼睛里总绽放出神采,逢人总是会很腼腆地笑一下,便会露出两排干净整洁的牙齿。

有一次,我下班后忘记了带家门钥匙,那天赶巧下着大雨,我只能躲在门口的保安室里等人来送钥匙。刚好那天是小刘值班,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得知我的情况后,小刘很热情的帮我倒了一杯热茶,让我安心坐在那里等。

之后的日子里,每天下班,我总会在小区门口留意他那挺拔的身姿,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便随之而来。每次看到他时,眼前总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家乡河边的那一排排挺拔向上的白杨,不浮夸、不张扬,却站成一排翠绿的风景。

他是一个很普通的男孩,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富裕的家境,普通到如果你不是特别的注意,仿佛可以忽略掉他的存在。普通到如果有一天他在人海中消失,你都不会记得他曾默默守护你那么多年!

但他的善良又时刻提醒你,他偏偏是一个无法忽略掉的存在。小区里如果是哪位业主提了重物,他便总会一个箭步迎上去为业主打开大门,也时常都会看到他总是主动帮助小区里年纪大的老人接送东西。小区里每天都要进出很多个蹬三轮车的快递小哥,他也都是从不吝啬他的真诚与热情。

他憨厚朴实,正直善良。每当遇到别人对他说谢谢时,他总会挠挠头,脸上随即露出憨憨又羞涩的笑容来。并会连声说:“没事儿没事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最后还总会讷讷地小声补充上一句:我是当过兵的呢。

有一阵子,我接母亲过来住,母亲总会下楼去菜市场买好多东西带回来,只要是小刘在岗,他都会很热心地帮母亲把东西送回到家里。一来二去,我们全家也都跟他越来越熟悉起来,没事就邀请他到家里来坐坐。

每次来家做客他都会显得很拘谨,但当他的目光扫到我书柜上摆放的那些藏书时,就不由得站起身来像是被磁石吸住一般。他告诉我,在部队当兵时,每天除了训练和执行任务外,他都会去部队阅览室里找这类书籍看。他说若不是因为家里条件差,现在的他应该也是大学毕业了,他曾经也有过很多的梦想……

莲出淤泥不染,鹰生断崖不伤,简单朴素的白杨树,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机勃发的树叶,个个儿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今年春节过后,有好一段的时间不见他的身影,刚开始以为是回老家过节还未返回呢。元宵节过后,依然不见他的身影,我越发有些紧张和担心了,跑去物业办打探,才知道他是受了伤休假了。

原来,他是在春节前一天回老家的途中,发现一位老人家在追一个小偷,他想都没想,毫不犹豫一阵猛追拦住了小偷,但却被小偷手里的刀具给刺中了。老人看病用的救命钱是追回来了,可小刘却倒在了血泊之中,整个春节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我带着水果去看望他时,问他当时有没有害怕,他羞涩的点了一下头,又马上摇了摇头,说不怕,我当个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是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是啊,虽然他已脱下军装,但是在他的骨子里,在他整个儿的精神灵域里,他始终认为自己依然流着军人的血。

当他悄无声息地返回到岗位时,我悬着的心总算是轻松了。好一个热血男儿,你就是那棵不惧风雨的白杨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白杨,只要给它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贫瘠干涸,它都会努力生长。每一个枝条,都合拢向上;每一片树叶,都闪烁金光;每一根树杆,都高耸挺拔。不蔓不枝,随遇而安。树树无声,树树有声。就算秋来冬至,树叶凋零,那光秃的枝条,也都是枝枝透着精气,条条向着阳光。

1.本文描写的是白杨树,为什么文章开头从红松,樱花树、楠木、河柳写起?

2.文章记叙了“我”与小刘交往的几个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归纳交往的内容。

3.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请说说文中的“白杨”象征什么?试结合文意进行简析。

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 “树树无声,树树有声”的理解。

5.在作者的笔下,白杨“只要给他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我无论贫瘠富饶,它都会努力的生长”白杨的“向上、坚守”让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参考下面的事例也写一句话。

白杨的向上、坚守让我想到了中华大地上那些淡泊名利的精英,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如中流砥柱,撑起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3)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

(5)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6)_______________未能远谋

(7)曲每奏____________________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与两弟/奉母居    B. 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C. /主家使我归    D. 道殣者/相望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 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

4.从选文看,潘生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①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②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③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片写景,通过“寒日”“梧桐”“霜”等意象描写了词人对秋的感受。

B. 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表现了词人的达观之感。

C. 本首词开篇两句中,“寒”和“萧萧”奠定了本首词萧索、凄凉的基调。

D. 本首词通篇从醉酒写乡愁,写出了词人浓浓的愁绪。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梧桐”以人的情态。

B. 三、四两句中“更喜”和“偏宜”两个词,运用反衬手法,以乐写悲。

C. 仲宣怀远更凄凉”一句借用典故,将词的内容由写景叙事过渡到抒情。

D. 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保尔内心绝望的一项是(    )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作为革命战士的保尔,他了解到了自己的真实病情,他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A. 原来他完全失去了双腿!他永远不能再冲锋陷阵了!

B. 原来他完全失去了双腿。他永远不能再冲锋陷阵了。

C. 他残疾了吗?他还能冲锋陷阵吗?

D. 原来他完全失去了双腿!他还能再冲锋陷阵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