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永远挺拔的白杨树 作者:王洁 长大离开家乡的我,见过了许多风景,走过了许多的城市...

永远挺拔的白杨树

作者:王洁

长大离开家乡的我,见过了许多风景,走过了许多的城市,也认识了更多的树木。我想,每一个人也一定是对应了某一种树,有的如红松般高大伟岸,有的如樱花般旖旎繁华,还有贵气十足的楠木,风情万种的河柳……而我们社区的那个保安队长小刘,应该就是那株朴素且挺拔的白杨树吧。

小刘是个退伍兵,皮肤黝黑,个头儿虽算不上高大,却也显得结实、健壮。一双不怎么大却黑黑亮亮的眼睛里总绽放出神采,逢人总是会很腼腆地笑一下,便会露出两排干净整洁的牙齿。

有一次,我下班后忘记了带家门钥匙,那天赶巧下着大雨,我只能躲在门口的保安室里等人来送钥匙。刚好那天是小刘值班,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得知我的情况后,小刘很热情的帮我倒了一杯热茶,让我安心坐在那里等。

之后的日子里,每天下班,我总会在小区门口留意他那挺拔的身姿,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便随之而来。每次看到他时,眼前总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家乡河边的那一排排挺拔向上的白杨,不浮夸、不张扬,却站成一排翠绿的风景。

他是一个很普通的男孩,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富裕的家境,普通到如果你不是特别的注意,仿佛可以忽略掉他的存在。普通到如果有一天他在人海中消失,你都不会记得他曾默默守护你那么多年!

但他的善良又时刻提醒你,他偏偏是一个无法忽略掉的存在。小区里如果是哪位业主提了重物,他便总会一个箭步迎上去为业主打开大门,也时常都会看到他总是主动帮助小区里年纪大的老人接送东西。小区里每天都要进出很多个蹬三轮车的快递小哥,他也都是从不吝啬他的真诚与热情。

他憨厚朴实,正直善良。每当遇到别人对他说谢谢时,他总会挠挠头,脸上随即露出憨憨又羞涩的笑容来。并会连声说:“没事儿没事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最后还总会讷讷地小声补充上一句:我是当过兵的呢。

有一阵子,我接母亲过来住,母亲总会下楼去菜市场买好多东西带回来,只要是小刘在岗,他都会很热心地帮母亲把东西送回到家里。一来二去,我们全家也都跟他越来越熟悉起来,没事就邀请他到家里来坐坐。

每次来家做客他都会显得很拘谨,但当他的目光扫到我书柜上摆放的那些藏书时,就不由得站起身来像是被磁石吸住一般。他告诉我,在部队当兵时,每天除了训练和执行任务外,他都会去部队阅览室里找这类书籍看。他说若不是因为家里条件差,现在的他应该也是大学毕业了,他曾经也有过很多的梦想……

莲出淤泥不染,鹰生断崖不伤,简单朴素的白杨树,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机勃发的树叶,个个儿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今年春节过后,有好一段的时间不见他的身影,刚开始以为是回老家过节还未返回呢。元宵节过后,依然不见他的身影,我越发有些紧张和担心了,跑去物业办打探,才知道他是受了伤休假了。

原来,他是在春节前一天回老家的途中,发现一位老人家在追一个小偷,他想都没想,毫不犹豫一阵猛追拦住了小偷,但却被小偷手里的刀具给刺中了。老人看病用的救命钱是追回来了,可小刘却倒在了血泊之中,整个春节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我带着水果去看望他时,问他当时有没有害怕,他羞涩的点了一下头,又马上摇了摇头,说不怕,我当个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是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是啊,虽然他已脱下军装,但是在他的骨子里,在他整个儿的精神灵域里,他始终认为自己依然流着军人的血。

当他悄无声息地返回到岗位时,我悬着的心总算是轻松了。好一个热血男儿,你就是那棵不惧风雨的白杨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白杨,只要给它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贫瘠干涸,它都会努力生长。每一个枝条,都合拢向上;每一片树叶,都闪烁金光;每一根树杆,都高耸挺拔。不蔓不枝,随遇而安。树树无声,树树有声。就算秋来冬至,树叶凋零,那光秃的枝条,也都是枝枝透着精气,条条向着阳光。

1.本文描写的是白杨树,为什么文章开头从红松,樱花树、楠木、河柳写起?

2.文章记叙了“我”与小刘交往的几个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归纳交往的内容。

3.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请说说文中的“白杨”象征什么?试结合文意进行简析。

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 “树树无声,树树有声”的理解。

5.在作者的笔下,白杨“只要给他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我无论贫瘠富饶,它都会努力的生长”白杨的“向上、坚守”让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参考下面的事例也写一句话。

白杨的向上、坚守让我想到了中华大地上那些淡泊名利的精英,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如中流砥柱,撑起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1.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红松般高大伟岸、樱花般旖旎繁华、楠木贵气十足、河柳的风情万种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白杨树,衬托出白杨树的永远挺拔。 2.(1)忘带钥匙,在保安室与他初次相识,他到了一杯热茶。(2)帮母亲把东西送到家,并请他到家里来做客。(3)小刘在回家过年途中,因为抓小偷受伤住院,我带着水果去看望他。 3.文中的白杨象征保安队长小刘。用白杨挺拔向上,不浮夸、不张扬象征着保安小刘那挺拔的身姿;用白杨的简单朴素,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气勃发的翠绿树叶,个个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象征着小刘也有过很多的梦想;用白杨的不惧风雨象征小刘的坚毅勇敢、见义勇为。 4.“树树无声”指的是白杨树不浮夸、不张扬,简单朴素,更值保安小刘的善良、热情,亲切。“树树有声”指的是白杨树的高耸挺拔、无惧风雨,更指保安小刘的坚毅勇敢,见义勇为。 5.白杨的向上、坚守让我想到了人民子弟兵,他们如钢铁一般坚守在最艰苦、最需要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保卫着我们的祖国。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开头写法的把握。文章开头从红松,樱花树、楠木、河柳写起目的是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白杨树,衬托出白杨树的永远挺拔。提别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这样更能够突出白杨树的特点。 2.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我”为陈述的主体。分别概述出与“小刘”与“我”之间发生的事件。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答出文中的“白杨”象征的内容。此文跟以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不同,此文的“白杨”可具体到象征为一个人,即小刘。白杨挺外形可象征着他挺拔的身姿;用白杨的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象征着小刘也有过很多的梦想;用白杨的不惧风雨象征小刘的坚毅勇敢和见义勇为。总之,在答题时,一定要从白杨树的特点联想到小刘的特点,白杨树的精神联想到小刘的精神。 4.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树树无声”指的象征着小刘的善良、热情,亲切的品格。“树树有声”象征着保安小刘的坚毅勇敢,见义勇为的精神。 5.试题分析: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联想到具体的一类人并写出来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3)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

(5)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6)_______________未能远谋

(7)曲每奏____________________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与两弟/奉母居    B. 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C. /主家使我归    D. 道殣者/相望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 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

4.从选文看,潘生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①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②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③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片写景,通过“寒日”“梧桐”“霜”等意象描写了词人对秋的感受。

B. 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表现了词人的达观之感。

C. 本首词开篇两句中,“寒”和“萧萧”奠定了本首词萧索、凄凉的基调。

D. 本首词通篇从醉酒写乡愁,写出了词人浓浓的愁绪。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梧桐”以人的情态。

B. 三、四两句中“更喜”和“偏宜”两个词,运用反衬手法,以乐写悲。

C. 仲宣怀远更凄凉”一句借用典故,将词的内容由写景叙事过渡到抒情。

D. 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保尔内心绝望的一项是(    )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作为革命战士的保尔,他了解到了自己的真实病情,他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A. 原来他完全失去了双腿!他永远不能再冲锋陷阵了!

B. 原来他完全失去了双腿。他永远不能再冲锋陷阵了。

C. 他残疾了吗?他还能冲锋陷阵吗?

D. 原来他完全失去了双腿!他还能再冲锋陷阵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当春日来临,软软的风把云片吹成雨丝,落在树枝上,让新绿的叶子长出来。

春天是生活在冬天里的人最渴盼的一个季节。

新春的气象,新春的风光,给人带来了多少新鲜的希望。

俄国著名作家冈蔡洛夫说过:冬天是一位冷静的、难以亲近的美人,它的严寒,历来折磨人。

正唯如此,当新春即将来临时,世上的人,又总是怀着急切而又敏感的心情,迎候她的到来。

随即而来的阳光照耀大地,一时柔条垂散,翠蔓伸延,处处鸟语花香,多么引人入胜

A. ②④⑤①⑥③    B. ④②①⑥③⑤

C. ②④①⑥③⑤    D. ④②⑤①⑥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