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猛的纵身...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猛的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的飞起逃窜。

B. 同学们听了他的建议都觉得很合理,一时间随声附和,纷纷表示赞同。

C. 福楼拜时而满怀激情,时而义愤填膺

D. 于丹老师讲《论语》贯穿古今,引经据典,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B 【解析】试题分析: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也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是贬义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zāng    塌败     自出心cái     亦复如是

B. jī       隐秘    引颈受lù      昂首铤胸

C. tí       凝重    穷愁liáo    整妆待发

D. qián    铭记     相形见zhuō   万像更新

 

查看答案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悟,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翻译】楚国太子用梧桐的果实喂养猫头鹰,并希望它像凤凰那样鸣叫。春申君说:“这是猫头鹰,有天生的习性,不可能改变,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猫头鹰是不可能用食物改变它的特性而成为凤凰的,可你的门下所收养的没有一个不是狗偷鼠窃等无赖之徒,而你却宠爱并给予他们高位,把精美的食物给他们吃,把珠履赠给他们穿,希望他们成为举国杰出之士报答你。以我看,这样做与用梧桐果实喂养猫头鹰并希望它像凤凰那样鸣叫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春申君仍不醒悟,最后被李园杀死,而他门下的食客,却无一人能替他报仇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以梧桐之养枭/此皆良

B. 不可也/寒暑

C. 食何与/湖中得更有此人

D. 为李园所杀/之为众人

2.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以 臣 观 之 亦 何 异 乎 以 梧 桐 之 实 养 枭 而 冀 其 凤 鸣 也?

3.从这个故事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苻融断案

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译文:前秦的苻融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劫盗,大声呼喊捉贼。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抓住了贼,可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当时天色已经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一并送到官府。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容易查清的。可以让他们二人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一会儿,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厉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要诬赖好人呢!”贼于是服罪。原来这是因为贼如果善于奔跑,决不会被人抓住,故而知道不善跑的人是贼。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冀州牧/以牒    B. 莫知其是/视之

C. 可二人并/几欲先    D. 故知不走者贼也/择其者而从之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老 姥 于 路 遇 劫 喝 贼 路 人 为 逐 擒 之 贼 反 诬 路 人。

3.苻融断案采用的方法对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六、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参考译文】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统治者在自己的领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税赋、租金等收入),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庄子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往贷粟于监河侯/彼竭我盈,克之    B. 庄周忿然色/盗窃乱贼而不

C. 视/三臣于草庐之中    D. 南游吴、越之王/焉置土石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诺 我 将 得 邑 金 将 贷 子 三 百 金 可 乎?

3.庄周为何要给监河侯讲“涸辙之鲋”的故事?

 

查看答案

亭林先生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参考译文】顾炎武先生从少年到老年,手中时刻都不放下书本,出门在外就用一头螺子、两匹马捆绑书籍随身携带。遇到边关堡垒,就呼喊老兵去道边酒肆,与他一起痛快地喝酒,咨询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状况。如果这些情况与以前所听到的不一致,他就详细写下来,必定要没有疑问才作罢。骑在马上没有什么事情,就在马鞍上默诵诸经的注疏。遇到老朋友,他就好像不认识一样。即使跌倒坠入悬崖深谷,也不后悔。他对学问精心勤奋到如此程度,难怪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其他人无法与他抗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手不释/即诗四句

B. 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神人

C. 必无所疑乃/惧其不

D. 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有江东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

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