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文学:另一种造屋 ——在国际安徒生奖颁奖典礼上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文学:另一种造屋

——在国际安徒生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曹文轩

①我为什么要——或者说我为什么喜欢写作?写作时,我感受到的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一直在试图进行描述。但各种描述,都难以令我满意。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确切的、理想的表达:写作便是建造房屋。

②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③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去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物质之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④还有,也许我如此喜欢写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

⑤作为一种符号,文字本是一一对应这个世界的。一个个独立的符号可以在一定的语法之下,进行无穷无尽的组合。所有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事实:语言早已离开现实,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的本质是自由,而这正契合了我们的自由欲望。这个王国有它的契约,但我们可以在这一契约之下,获得广阔的自由。写作,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

⑥为自由而写作,而写作可以使你自由。因为屋子属于你,是你的空间。你可以在你构造的空间中让自己的心扉完全打开,让感情得以充分抒发,让你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且,造屋本身就会让你领略自由的快意。房子坐落在何处,是何种风格的屋子,一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屋子终于按照你的心思矗立在你的眼前时,你的快意一定是无边无际的。那时,你定会对自由顶礼膜拜。

⑦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房子,是你美学的产物,又是你审美的对象。你面对着它——不仅是外部,还有内部,它的造型,它的结构,它的气韵,它与自然的完美合一,会使你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状态。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⑧再后来,当我意识到了我所造的屋子不仅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属于任何一个愿意亲近它的孩子时,我完成了一次理念和境界的蜕变与升华。再写作,再造屋,许多时候我忘记了它们与我的个人关系,而只是在想着它们与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关系。我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责:我是在为孩子写作,在为孩子造屋。我开始变得认真、庄严,并感到神圣。我对每一座屋子的建造,殚精竭虑,严格到苛求。我必须为他们建造这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虽然我知道难以做到,但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去做。

⑨孩子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屋子的庇护。当狂风暴雨袭击他们时,他们需要屋子。天寒地冻的冬季,这屋子里生着火炉。酷暑难熬的夏日,四面窗户开着,凉风习习。黑夜降临,当恐怖像雾在荒野中升腾时,屋子会让他们无所畏惧。这屋子里,不仅有温床、美食,还有许多好玩的开发心智的器物。有高高矮矮的书柜,屋子乃为书,而这些书为书中之书。它们会净化他们的灵魂,会教他们如何做人。它们犹如一艘船,渡他们去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对于我而言,我最大的希望,也是最大的幸福,就是当他们长大离开这些屋子数年后,他们会时不时地回忆起曾经温暖过、庇护过他们的屋子,而那时,正老去的他们居然在回忆这些屋子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这在我看来,就是我写作——造屋的圆满。

B11生命不息,造屋不止。既是为我自己,更是为那些总让我牵挂、感到悲悯的孩子们。

(选自《中国校园文学·中学读本》2017年第1期)

1.在演讲过程中,曹文轩先生阐述了自己喜欢“写作——造屋”的原因,请分点概括。

2.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自由向往的心灵得以安顿。

3.参照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4.在第⑩段中,作者写道:“而那时,正老去的他们居然在回忆这些屋子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1.①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②写作——造屋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③造屋是一次审美的历程,从中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④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屋子的庇护,“我”必须为他们建造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 2.排比。依次从“灵魂”“精神”“心灵”三个方面进行铺陈,突出写作可以使我们“获得广阔的自由”,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说服力。 3.【示例】它们犹如一盏灯,导他们去远方。 4.“我”建造的屋子(儿童文学作品)温暖过、庇护过他们,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老去的他们虽然离开了这些屋子,但是始终缅怀、眷恋着这方故土,魂牵梦萦、刻骨铭心。(意近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二段、第七段和第九段的内容提炼相关语句即可解答。 2.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由三个“可以的句式”可知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从“灵魂”“精神”“心灵”三个方面来写,突出写作可以使我们“获得广阔的自由”,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袁家渴记

柳宗元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①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②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③,间厕④曲折,平者深黑,峻⑤者沸白。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⑥。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⑦。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⑧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⑨众草,纷红骇绿⑩,蓊葧香气;冲涛旋濑B11,退贮溪谷;摇颺葳蕤B12,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B13也出而传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①反流:水反向流,此处指西流。②百家濑(lài):水名。③渚:水中小洲。④间厕:交错夹杂。⑤峻:急流。⑥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⑦白砾:白色的碎石。⑧轇轕(jiāo gé):交错纠缠貌。⑨掩苒:弱草倾倒。苒,轻柔。⑩纷红骇绿:花纷乱而惊骇,叶惊骇而纷乱。B11冲:冲激。旋:回旋。濑:流在岩石上的溪水。B12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B13专:独自享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皆永中幽丽处也  奇:________________

(2)音衣褐之褐  若:________________

(3)余无以其状  穷:________________

(4)故名焉  以: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永 之 人 未 尝 游 焉 余 得 之 不 敢 专 也 出 而 传 於 世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___________________

(2)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之一,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说说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赞美诗,赞美贵夫人的风采多姿、文静美丽。

B. 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C.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D. 这首诗采取重章叠唱的手法,写出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曲折生动。

2.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搬运“原创”

 

 

查看答案

欣赏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对这两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第一幅笔力苍劲有力,笔断意连,错落有致。

B.第二幅布局整齐,字体端庄方正,笔画平直。

C.第一幅运笔潇洒飘逸,线条奔放自如,收放有度。

D.第二幅字体大小相间,笔法富于变化,疏密得当。

(2)这两幅书法作品上的内容都是咏柳的佳作,你能再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柳或含“柳”字的古诗文名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②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

③这样世界上所有的门便都被你关上了。

④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

⑤因为自卑,所以你会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因此你不敢去做。

⑥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

A. ④②⑤③①⑥    B. ④②⑥①⑤③

C. ①⑥②⑤③④    D. ①②⑤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