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请简要分析。 2....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请简要分析。

2.从全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1.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介绍核舟,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最后介绍舟的顶部。 2.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3.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与文章第一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暗示人物是在游赤壁,与核舟的主题相契合。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作者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用空间顺序介绍核舟的。分别写了船首、船头、船尾、船背四个方面。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从主到次,结构完整。 2.试题分析: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从全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多、刻画细腻逼真等几个方面。可抓住原句进行细致分析。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苏轼误作赤壁),这在“核舟”上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象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暗示人物是在游赤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央视特别节目《大国工匠》播出之后,引起热议。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20字以内)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________(人名)编辑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字子敬。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写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_______为主,兼有______________成分。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嘻,技亦灵怪矣哉!

 

查看答案

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为 

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2)奇 

明有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3)之 

能以径寸

石青糁

 

查看答案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