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五一十 ①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五一十

①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孩子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传到耳中,女人心里开始隐隐作痛。

②返回屋内,女人先将刚才打罢孩子丢在地上的布鞋规规矩矩摆放在床脚,才拉过他,柔声问:“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喻着泪花摇摇头,不说话。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 女人一把楼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③擦干眼泪,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舒心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儿,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铁锅,顺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

④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冀地抽出一张50元的票子,决定去趟镇里。

⑤前天下了一场小雪,山坡上全白了,山路遥迪在大山半腰,像是一条黑色的腰带。路有些湿滑,女人索性步行,反正也没事,权当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欣赏一下雪景。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

⑥快到镇上时,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该不是装其他衣兜里了吧?女人将全身上下翻了个遍,仍是没有。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即便丢在路上,也未必就被人检起,女人心存侥幸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面遗巡,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⑦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开始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新崭崭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⑧离家越来越近,北风仍是不徐不疾,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一张薄薄的钞票丢在地上,风一吹,说不定早飞到哪里去了呢!女人越发懊恼、失望和自责。女人不由地将搜寻范围扩大到路边的雪窝和树丛中。

⑨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形形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近一看,天啊,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

⑩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地想起刚才教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这样想着,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

(11)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这时,只听儿子又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

(12)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

1.请分析文章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两件有关“一五一十”的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⑦(12)自然段两次提到女人流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原因。

(1)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尚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2)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

5.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前后文内容,在第(12)自然段末补写发生在女人身上的事。

 

1.(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写出寒风呼啸,孩子抽噎,女人心痛,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2.女人教育私自改成绩的儿子做人要一五一十;女人做人一五一十,把捡到的50元钱交给施主。 3.动作;“小心翼翼”地“抽”写出女人对钱的珍视,突出其家庭状况不好,为下文女人丢钱后焦急地回去寻找做铺垫。 4.(1)流的是伤心的泪,由于家庭状况不好,女人为自己丢失了丈夫辛苦挣来的50元钱而难过。(2)流的是开心的泪,一是因为没有丢失丈夫辛苦赚来的50元钱;二是因为坚守了自己诚实善良的原则,为儿子树立了好榜样。 5.示例:等了很久,女人远远地看见有个男人缓缓走了过来,似乎在地上寻找什么,走到近前,女人看到这个人一脸焦虑的样子,女人问他在找什么,他说自己丢了100元钱。女人问明白后,把钱交给了男人。 【解析】 1.此题考查记叙文开头的作用。其作用有:1.总领全文,点明主旨。2.为下文作铺垫。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有的开头就是设置悬念的单一作用,有的和上述结合在一块。“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女人心里开始隐隐作痛”不仅写出寒风呼啸,孩子抽噎,女人心痛,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此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根据第二段和第四至十段的内容可分别概括出有关“一五一十”的两件事情。 3.此题考查动作描写的作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抽”是动作描写,“小心翼翼”地“抽”写出女人对钱的珍视,为下文女人丢钱后焦急地回去寻找做铺垫。 4.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1)此句中女人因为丢失了丈夫辛苦挣来的50元钱,非常难过,所以流下眼泪。(2)此句中女人流泪是因为她没有丢失丈夫辛苦赚来的50元钱;并且因为坚守了自己诚实善良的原则,为儿子树立了好榜样。 5.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解答时要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写出女人焦急等待失主,最后把钱还给失主的过程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青春随想:“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 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 “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班是这样开展活动的,请根据提示完成其他的内容。

步骤一:组织“青春的生理及心理”知识讲座。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举办“青春颂歌”诗歌朗诵会。

(3)如果你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请你把心愿写在一张纸上折成一只小船放在水中,让它带着你的心愿,漂向远方。

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A)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邹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清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A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暖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①以上选段的作者是,文中A指的是______(姓名)。

②以上选段里的故事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三打白骨精”和“三借芭蕉扇”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早有调查显示,人们读书和获取知识的水平和你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的书读得足够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并不是仅仅靠宗教来支撑的,它就在唐诗宋词中,在爷爷、姥姥讲给你的故事里,在《三国演义》里,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当中,至今依然被文人用那种美丽的方块字写在字里行间。

①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

②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能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③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

④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2)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沙漠坚冰纵横,勾画出瑰丽的沙漠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中,那些精妙的作品时时浸润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受益匪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 __________”激励了多少后辈;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对友人的多少深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揣磨  文绉绉   歇斯底里   迫不急待

B. 针砭  城隍庙   义愤填膺   不置褒贬

C. 慰藉  脂粉奁   异想天开   无原无故

D. 休憩  戈壁滩   委屈求全   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