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韩愈大力提倡这种文体,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师说》、《劝学》、《杂说》之四(《马说》)、《祭十二郎文》是流传千古的优秀散文。

C. 新乐府运动是指唐代中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主张用新题材创作乐曲和诗,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包括《卖炭翁》)和元稹的《悯农》(二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D. 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湖海散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施耐庵。

 

A 【解析】B项中《劝学》的作者是荀子;C项中《悯农》二首的作者是李绅;D项中“四明狂客”指贺知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卖炭翁》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公文,诏书”,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天漠漠昏黑(接近)

B. 翩翩两来是谁(骑马)

C. 天下寒士俱欢颜(遮盖、覆盖)

D. 系向牛头充炭(”,指价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解释诗中下列词语。

俄顷:______________

何由彻:______________

2.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3.填空。

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____并渲染了特定的_______;二是烘托出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_______的伟大胸襟蓄势。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5.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