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钱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⑪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4.请谈谈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1.“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2.(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⑵第一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3.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4.“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5.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表现了什么感情”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 “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解释在两个词语在文中的不同含义以及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明确观点。第一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⑴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⑵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独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⑶我在蒙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1.⑴⑵三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画直线的句子中,三个“辛苦”各指哪三个人?在当时,他们各自的社会性质是怎样的?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一句中的“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4.“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一句该如何理解?

5.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你认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会有这种感受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综合性实践: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 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2)将军战士之感伤体现在什么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古诗词名句。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一致。

(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下面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的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

 

查看答案

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