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次次亲昵的呼唤,荡开了心间的冰花,那是被岁月存封的温暖;一回回颔首的微笑,洗却...

一次次亲昵的呼唤,荡开了心间的冰花,那是被岁月存封的温暖;一回回颔首的微笑,洗却了人生的疲惫,那是被日子串起的记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温暖更珍贵的记忆。多少往事,总是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

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例文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纵然一个人的人生有多灰暗,但他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叫做温暖。 那是童年。 孩童的眼眸总是纯纯的,一切,映在瞳仁里总那么闪着耀眼的光泽,比如阿婆家总沿墙边踱步的猫,还有阿婆手中舞蹈的银织针。 我那时,大约是上幼儿园的年纪。那正是懵懂无知却又大胆开放、放任喜悦的年华。每次在回家的路上,我坐在爸爸自行车前的横杆上,面对眼前开阔的世界,孩童的喜悦溢于言表。风鼓鼓地吹着,发丝向后纷飞。我抓着爸爸的衣衫,眯着迎风的眼,大声唱起今天老师教给我们的歌。路人纷纷侧目而视,可快乐的歌者又怎会理会那些异样的目光呢?我看见有阿姨有奶奶冲我乐呵呵地笑,我也会乐得躲到爸爸怀里偷笑,接着,又会纵声放歌。 爸爸被我的发梢迷了眼,就把下巴轻轻搁在我的头上。我停了歌声,努力向上看。“继续唱啊,爸爸听着呢!”我听着,又唱了起来。我不知道唱到什么时候,就渐渐地累了。我倚在爸爸的臂弯里,告诉他今天幼儿园发生的奇闻乐事。我们会开心的相视大笑,那兴奋,落进风里,催开了周边无数的花。 而我现在,回家途中,总是插上耳机,默默看着匆匆向后的风景,或者说时光。有一次,我听见一个与我那时年龄相仿的孩子坐在电动车后,抱着后车厢,大声唱着《新年好》。她的嘴张得很夸张,笑意也很明显。她一遍遍唱着,不停歇地。 我恍惚看见了若干年前的一个小小身影,也是这般唱着歌,唱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喜悦。只是流逝的时光带走了歌声,带走了快乐。带来的是对别人看法的留意。 我越发地怀念起那段岁月。 是的,童年是每个人值得珍藏的记忆。它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处心积虑,最纯真,最幸福,最值得珍藏。 有一种记忆很温暖,那是童年。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需要我们写一篇有关记忆的文章,这应该是我们写作很常见的一个素材,很容易就打开思路,题目难度不大。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题目里有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记忆”,一个是“温暖”。换言之,就是写一篇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或者正能量的事情,而且是过去的事情,这应该很容易。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一件“我”经历的一件温暖的事,也可以使用第三人称,写一件别人(也可以是名人)经历的温暖的事情。题目中有“回忆”二字,侧重于心理感受,所以心理描写一定到位,其他细节描写也可以辅助使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篱笆青青

宋长征

①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房。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②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者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拔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③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④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商商量量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⑤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⑥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点上了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奏起柔柔的丝弦。

⑦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⑧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刹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在读一首诗,像在欣赏一幅画,像在听一曲古典的乡情曲,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田园的水墨画。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一个花朵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自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⑨花墙,当我想起这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在春天,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儿女。在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枚枚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前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⑩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惟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⑾轻轻地,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篱笆青青,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⑿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1.作者笔下的篱笆别有风味,文中描写了哪些篱笆,各有什么特点?

2.这篇散文不仅描写了乡村多个种类,各个季节的篱笆之美,还再现了母性乡村的人性之美。阅读全文,梳理出有关人性之美的具体事例,要求语言简洁。这些事例反映了乡民的哪些美好品质

3.文章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章为什么以“篱笆青青”为题?

5.文章最后一段说:“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简要探究其中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综艺需要因势利导

陈光宇

①最近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为什么《朗读者》会火?笔者认为,《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②可以说,《朗读者》《见字如面》《非凡匠心》《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工业流水线模式和互联网思维的IP模式下文化“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对文化“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是对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纯真年代”的回归。

③当前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心理,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的审美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说,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与观众的文化情感需求也有关系。不难想象,观众在各类真人秀、选秀、网络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浮躁和喧嚣,在这种情形下,一档回归初心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可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④艺术存在“通感”之说,文化亦如此。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中国是一个具有“文以载道”和“寓情于景”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诗、书、画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不同于浅层次的娱乐享受或者单纯的视听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⑤《朗读者》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可谓“因势利导”,“势”即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主流趋势,“导”即引导,这也正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90后、00后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生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其说文化自觉,不如说是文化认同。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也淡化了文化的传统与特质。而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适应社会文化心态的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可贵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青一代,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可谓功莫大焉。

⑥当然,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当前虽然生逢其时,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向对了,节目质量就是关键,同时还需要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⑦董卿说自己21年主持生涯仿佛回到了起点,做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于观众而言,对纯真情感的文化追求又何尝不是回归初心呢?

(陈光宇《光明日报》2017.3.22)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简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第⑥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 。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_______

(2)鉞贩盐_______

(3)而己有饥_______

(4)奉母终身怡然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

(2)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

3.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

4.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①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②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①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隐隐飞桥隔野烟”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试简要分析。

2.诗人“问渔船”,可能问什么?

3.“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询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丁先生忧心忡忡地表示,家长群里有一些家长反映,“发现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抱着手机,本来以为是开小差玩游戏,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手机上抄答案呢。”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索,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手机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材料二:记者昨天在手机软件应用市场上输入“作业”两字,出现了数十个选项。其中包括“问他”、“作业帮”、“快作业”、“作业宝”、“魔方格”等。一些软件下载次数达几万次甚至几十万次。

记者随后用手机下载了一个名为“作业帮”的所谓“作业神器”,不用额外注册,用QQ用户名登录后,即被允许出题目或回答。用户既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回答他人的问题,并积累“财富值”,还能用这些“财富值”去换取礼品。

答题的形式几乎是直接给答案。但是如果是要求有解题过程一些理科题目,提问者在贴出题目后,参与回答的人就会寥寥无几。

材料三:“我听说过这类软件,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作业抄袭。”作为班主任,镇江某中学语文老师说。有教育人士表示,目前学校基本杜绝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因此,用“作业神器”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校外或假期中,单凭校方或老师很难杜绝。要避免“作业神器”,需要学生自觉,更要家长监督。

(1)从材料看,“作业神器”软件异军突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材料,“作业神器”的弊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防止以抄作业为目的的“作业神器”的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