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①西畔问...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①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②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①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隐隐飞桥隔野烟”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试简要分析。

2.诗人“问渔船”,可能问什么?

3.“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询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仙境里飞腾,营造出一种烟雾迷蒙、幽深神秘的氛围。(分析有理即可) 2.可能问:“洞在清溪何处边?”或者桃花源在何处。 3.表现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根据景物,分析其营造的氛围。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展开合理想象。结合上下句的内容可以推断,问的是桃花源的具体位置。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洞在清溪何处边”的意思是: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表现了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丁先生忧心忡忡地表示,家长群里有一些家长反映,“发现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抱着手机,本来以为是开小差玩游戏,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手机上抄答案呢。”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索,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手机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材料二:记者昨天在手机软件应用市场上输入“作业”两字,出现了数十个选项。其中包括“问他”、“作业帮”、“快作业”、“作业宝”、“魔方格”等。一些软件下载次数达几万次甚至几十万次。

记者随后用手机下载了一个名为“作业帮”的所谓“作业神器”,不用额外注册,用QQ用户名登录后,即被允许出题目或回答。用户既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回答他人的问题,并积累“财富值”,还能用这些“财富值”去换取礼品。

答题的形式几乎是直接给答案。但是如果是要求有解题过程一些理科题目,提问者在贴出题目后,参与回答的人就会寥寥无几。

材料三:“我听说过这类软件,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作业抄袭。”作为班主任,镇江某中学语文老师说。有教育人士表示,目前学校基本杜绝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因此,用“作业神器”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校外或假期中,单凭校方或老师很难杜绝。要避免“作业神器”,需要学生自觉,更要家长监督。

(1)从材料看,“作业神器”软件异军突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材料,“作业神器”的弊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防止以抄作业为目的的“作业神器”的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每句话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场面。②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两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③美国曾对131l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或进级过程等方面作了细致的五年调查,发现这些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④无数大量的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_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互换位置。

(4)第④处语意重复,应将__________删去。

 

查看答案

阅读《格列佛游记》中的一个片段,回答问题。

“他对我叙述的我国近百年来的大事记感到十分惊讶。他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妨、淫欲、阴野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最严重恶果。……”

①这段文字中“我”指的是谁?从中可以看出“我”的哪些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是__________的国王,从“他”对“我”国历史的评价进行分析,“他”的国家应是什么样的国家?

 

查看答案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⑤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静静听着头顶上的雨滴声,我悟到了雨的精suǐ________,仿佛饮了仙露,吸了_____般飘飘欲仙。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有时______如提琴,有时浑厚如黄钟,这令我浮想联piān______,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