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又名《小戴礼...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抽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总角”“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笈”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C.应是“及笈,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1)时人莫之

(2)由是先主遂

(3)欲大义于天下

(4)将军既帝室之

(5)先帝不以臣卑鄙 

(6)至于斟酌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离愁渐远渐无穷,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踏莎行》)

(4)___________________,归来华发苍颜。(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5)竹篱茅舍,__________________。(白朴《越调 天净沙· 秋思》)

(6)人生若只如初见, __________________。 (纳兰性德《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形象的比喻把无形的愁绪写得有形有感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______。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辰,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______于喧______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一边着眼现实 ,随时采xié_______,收获希望。

 

查看答案

作文.题目:感谢有你

要求:

(1)写一篇记叙文。

(2)不少于5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查看答案

(四)

《独自爬出陷阱》

①我从小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胆怯怕事。

②前年暑假,一个闷热的上午,我上山采红菇,不知不觉竟与爸爸分开了。

③爸爸也真是的,干吗只顾着采菇不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呢?我也是,干吗只埋头采菇不跟上爸爸呢?

④我迷路了,找不着爸爸,除了抱怨,更多的是不住地呼喊,却听不见爸爸的回应。

⑤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游荡在深山老林里,恐惧而慌乱。

⑥站在山头喊,兴许爸爸能听到。我一边想,一边赶紧朝山顶攀去。真是欲速则不达,或许是太急切太慌不择路了吧,我只顾着前面,居然没发现枯叶底下暗藏深坑。当我一脚踩上去时,只听见“哗啦”一声响,我连同厚厚的枯叶一起落进了深坑。

⑦我大惊失色,扑腾了几下,发现全徒劳无功。凭感觉,我断定这是一口废弃多年的陷阱,不大,却有五六米深,是专门用来捕野猪的。

⑧一想到野猪,想到那白森森的獠牙,我就不寒而栗。我曾多次听说过野猪伤人的事件,血腥得很。我拍拍满身的泥土,对着头顶上桌面般大的天空大声呼救,除了山的回音,什么也没有。我只感觉口干舌燥,冷汗直冒,越来越感到失望了。

⑨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奋起自救。我意识到抱怨只会消耗体力,徒增伤悲,无异于坐以待毙,于事无补。我仔细察看了一番这口井,发现它虽然很深,但井壁坑坑洼洼,长满茅草和藤条,用手拉扯,还挺结实的。

我取出背篓里的小铁铲,小心翼翼地在井壁上剜出几个踏脚口。踩着挖好的踏脚口,抓住茅草和藤条,我一边慢慢地往上攀爬,一边迂回着继续往上挖踏脚口……我终于跃出陷阱了。瞅着深深的陷阱,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向胆怯怕事的我居然成功地独自爬出了陷阱,我全然没想到自己竟有如此勇气与神力。

⑪当我迫不及待地攀上山头时,我隐约听见远处传来爸爸焦急的呼喊声,原来爸爸就站在远处的山头上,拼命地呼喊着我的名字呢。

⑫“能从陷阱里走出的人都是好样的!我儿子是小男子汉了!”当我心有余悸地将这事告知爸爸时,没想到爸爸竟拍拍我的肩膀,笑了,“不抱怨,不放弃,不等不靠,既寻求外援,又努力自救,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⑬那年,我13岁。我也感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因为我曾独自爬出陷阱,是从陷阱里走出的人。

1.“我”从跌落陷阱到爬出陷阱,经历哪些过程,请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跌落陷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爬出陷阱。

2.“我”跌落陷阱和最终爬出陷阱,原因分别是什么?

3.品析第⑩段的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4.第⑫段划线句子“能从陷阱里走出的人都是好样的!我儿子是小男子汉了!”句中“爸爸”的话语中包含怎样的情感?“我儿子是小男子汉”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