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名著阅读 国王在他另一次召见我的时候又不厌其烦地将我所说的一切扼要地总结...

(题文)名著阅读

   国王在他另一次召见我的时候又不厌其烦地将我所说的一切扼要地总结了一下。他把自己所提的问题与我所作的回答作了一番比较,接着把我拿到他手里,轻轻地摩挲着我,发表了这样一席话,这席话连同人说话时的态度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的小朋友格里尔特里格,你对你的祖国发表了一篇最为堂皇的颂词。你已十分清楚地证明:无知、懒散和腐化有时也许正是做一个立法者所必备的唯一条件;那些有兴趣、有能力曲解、混淆和逃避法律的人,才能最好地解释、说明和应用法律。我想你们有几条规章制度原本还是可行的,可是那一半已被废除了,剩下的全被腐败所玷污。从你所说的二切来看,在你们那儿,获取任何职位似乎都不需要有一点道德,更不用说要有什么美德才能封爵了。……至于你呢,”国王接着说,“你生命的大半时间一直在旅行。我很希望你到现在为止还未沾染上你那个国家的许多罪恶。但是,根据你自己的叙述以及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从你口里挤出的回答来看,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从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小害虫中最有毒害的一类。”

(1)上文中的“国王”是《格列佛游记》中哪个国家的国王? 

(2)结合内容分析,国王的这一番话表露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1)大人国的国王 (2)对于格列佛所说的政客,国王流露出厌恶,认为他们是不道德的,是卑劣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位国王是一位性情善良、公正、理智、正直的国君。 (3)他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君主,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统治,作者借这一形象直指整个欧洲的文明制。 【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从“接着把我拿到他手里,轻轻地摩挲着我”可以看出写的是大人国的国王。(2)本题考查欣赏名著的形象。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从“无知、懒散和腐化有时也许正是做一个立法者所必备的唯一条件”这句话可知大人国国王代表了理想的君主,公正无私,治国有方,主张和平。(3)此题考查对作品写作目的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格里佛游记》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而大人国国王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君主,代表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只有香如故。

(2)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

(4)《关雎》中“______________,”用动作描写,通过男子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的行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思念的绵绵不断。

(5)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

(6)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湎    出风头    引颈受戮    周道如砥

B. 魁梧    压榨机    谈笑风升    化为乌有

C. 坍塌    癞蛤蟆    仗义直言    举镐挥斧

D. 寂寞    古驿道    袖手旁观    万物顶盛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碑    积/果实累累    半身不/称心

B. 席/缓    或/不容发    咬文字/咀消化

C. 圆/理    喷/日西山    恃才放/豪放粗

D. /竹    泥死不屈    满目痍/重敌军

 

查看答案

“渐至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 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成长中,谁都有过姿 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请以“渐至佳境”为题目,写 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不少于 600 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 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 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破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打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施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 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 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 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 走路一瘸一破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 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形形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快快离去。 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 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 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 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 11 点多,他还是睡不着。 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 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 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 他穿好衣服, 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 他很快选定了一盒 26 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 1 元。 他站在拒台前扰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 11 元钱,可以吗? 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涝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 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我”和母亲去县城谋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我”考上省城一所大学,准备和母亲去省城继续谋生。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下面画线句子。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

苦抽搐的风景。

3.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联系全文,说说小说题目中“含泪奔跑”的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