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只有香如故。 (2)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只有香如故。

(2)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

(4)《关雎》中“______________,”用动作描写,通过男子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的行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思念的绵绵不断。

(5)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

(6)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1)零落成泥碾作尘 (2)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3)塞上燕脂凝夜紫 (4)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5)辞根散作九秋蓬 (6)受任于败军之际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碾”“辙”“轼”“蓬”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湎    出风头    引颈受戮    周道如砥

B. 魁梧    压榨机    谈笑风升    化为乌有

C. 坍塌    癞蛤蟆    仗义直言    举镐挥斧

D. 寂寞    古驿道    袖手旁观    万物顶盛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碑    积/果实累累    半身不/称心

B. 席/缓    或/不容发    咬文字/咀消化

C. 圆/理    喷/日西山    恃才放/豪放粗

D. /竹    泥死不屈    满目痍/重敌军

 

查看答案

“渐至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 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成长中,谁都有过姿 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请以“渐至佳境”为题目,写 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不少于 600 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 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 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破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打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施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 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 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 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 走路一瘸一破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 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形形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快快离去。 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 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 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 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 11 点多,他还是睡不着。 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 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 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 他穿好衣服, 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 他很快选定了一盒 26 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 1 元。 他站在拒台前扰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 11 元钱,可以吗? 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涝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 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我”和母亲去县城谋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我”考上省城一所大学,准备和母亲去省城继续谋生。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下面画线句子。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

苦抽搐的风景。

3.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联系全文,说说小说题目中“含泪奔跑”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小题。

    ①人们都爱以貌取人,可我呢,以花选盆,好盆栽好花。 有的因为盆子好看,还得到了特别待遇,放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有两个居然跃上了音箱,花枝垂下来,婀娜多姿的,又养眼,又怡心。只有一盆,在墙角放了好多天,都没管,原因是那花盆太破旧了,也不知盆龄多大了,边沿都掉了渣, 好象一碰就要碎了似的,和别的花盆相比,那可真是一个丑小鸭一个白天鹅了,因为扔了可惜,我把那些从别的盆里剪下来的难看的吊兰茎,剪成了几段,随意插在了那里,活不活的,倒没在意,就像一块庄稼地,荒着还不如长些草,倒有些绿意。

    ②又过了些日子,我到阳台上晾衣服,突然的就惊喜了,我看到那个破盆里的花根,不知何时, 冒出了那么多叶子,竟把那又黑又破的盆沿遮住了,那叶片好鲜嫩,阳光下油绿绿,亮晶晶,光闪闪, 在几个花茎的顶端,竟然开出了几朵深红色的小花,那么小巧,那么清秀,不张扬,不炫耀,就那么静静地,袅袅地开着,像个淑女,那么文静、娴雅。 在“百花”都沉睡的时候,它竟然绽放了一枝独秀, 这让我倒有点不好意思,有点渐愧了。

    ③ 由于这个花盆丑陋,我是那么瞧不起它。 每日里,看也不看它一眼,给别的花松土,不瞅它, 给别的花浇水,也时常把它落下,让别的花登上大推之堂,却把这个丑小鸭放在特角奋兄,可你看, 它对这,在乎吗? 看来没有,它可能没有人这么世故,也没人这么多想法,在它看来,有光,有土,再有那么一点水,就够了,至于盆子嘛,好坏还不是一样,哪有那么多讲究呢,盆子再好,自己生命力不强,怕风怕雨的,开不出花,那又顶啥。 看来,这不会说话的花,倒给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啊。

    ④ 仔细想想,花美不美丽,与盆子的好坏,没有丝毫联系,花需要的是土,就象人口渴了,最想喝的是水,至于盛水的杯子,是玻璃的还是塑料的,是土气还是推观,是昂贵还是低廉,有什么关系呢,可人们总爱一厢情愿地认为,好盆里长的花一定名贵,好杯里盛的水一定甜美,就象看到一个美女,就觉得外表美丽,心灵也一定美,看到人家买了别墅,就觉得住在里面的人也一定高贵。

    ⑤美颜华屋,那都是外在的东西,根本就代表不了什么,房子宽大,心胸可能狭小,外表美丽,灵魂可能低贱,看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势,而要看他的品性,学识,看他的人生境界及对社会的贡献。 就如花盆精致,花不一定漂亮,杯子贵重,水不一定干净,美德就像那盆里的花,杯中的水,不开你总不见美丽,不喝你总不知滋味。

    ⑥花与盆,交相美,相得益彰,就像人美心灵更美,那当然是两全其美。 但现实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 美貌,财富,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离我们而去,只有把善良,仁爱,宽容这些美德注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溶化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的生命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辉,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有意义,幸福才会与我们永远在一起。

1.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我”对旧花盆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_______→惊喜→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从丑陋的花盆写起有什么的作用?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4.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③段中“这不会说话的花,倒给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中“生动的一课”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