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捧起书本走四方”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与...

请以“捧起书本走四方”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与校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捧起书本走四方 背起行囊,和几个爱游历的朋友,在今天难得的休息日,蹬着山地车出发了。 新修的旅游大道真是顺畅,用力一蹬,车嗖的如离弦的箭一般。我们弯着腰,目视前方,呈线形疾速前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接着驶入山间小道,颠簸的山路考验着我们,我们咬着牙艰难地行进,终于到达了山脚下。将车子停放在山下的小庙里,换上简装,我们的登山活动开始了。 山道修得比往日好多了,有了台阶,我们拾阶而上。但登山的感觉似乎不如以前那么有兴致,于是,我们换了个少有人走的小路,开始爬山。只要留心着自己的脚下,手拉着灌木枝,就能快速地前进。中间休息了几次,水也喝了两瓶。哎,一个冬天没有出游,身体真有点吃不消。稍作停留,不敢耽搁,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谁也没有欣赏眼前风景的心绪,就又继续上路了。历经3个小时,终于将军顶被我们踩在脚下。 来不及喝水,顾不得吃东西,我们快步走到悬崖边,拿起照相机,如饥似渴地选择自己所心仪的风景,按下激动的快门,希望的种子便播撒在心灵深处。而后,就疲惫地坐下,互相靠着,边喝水吃东西,边欣赏周围的美景,仿佛在享受一顿大餐。 夕阳西下,我们才依依惜别大山的挽留,收拾起行装,也收拾起一切。那尖峰,那岩石,那白云,那清风,还有那一切的一切,随着我的梦想都装在我的行囊里。背起行囊走四方,我很小就有这样的梦想。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第一天班主任就选择班干部。他依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来点将。我因为地理知识丰富,无人竞争过我,就当选为小小的地理课代表。从此,我就追随地理老师,替她收发作业,给她当随从搬运教学用具。当然,作为回报,可爱的地理老师将其所有书籍和画报都让我一一欣赏了。看着那迷人的地理风光照片,我的心再也收不回了,日里梦里都是它们,魂牵梦绕的。郦道元徐霞客所走过的就是我心中的所向往的。 可阴差阳错,还是干上了教师这一行。虽然整天忙于知识的传授中,但稍有闲暇,就会到近处去做做旅行家的梦,去体验行者的乐趣。 现在,有了那么一点经济实力了,远游将是我下一步的计划,下一步的梦。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捧起书本走四方”。标题两个要点:一个是“捧起书本”,要写好这篇作文,就必须确切地理解核心概念“书本”的含义。“书本”用的是本义,而不是引申义,可理解为文化知识。“走四方”告诉我们,仅从书本中、课堂里学习,已远远不够。天地万物(如一草一木)、社会万象(如一人一事)、生活百态(如喜怒哀乐)都是可供我们认真研读的经典,也永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只要我们抱定虔诚的态度和一颗感恩之心,融入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我们定能学有所获,并能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所以两点缺一不可。当然,如果写成议论文,也可以讨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其蓬勃的生命力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以其无与伦比的威力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方式。

材料一:“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诞生仅仅20年,手机的基本功能已大大超越了移动电话、拍照、电视、多媒体播放器、高速网络浏览器、GPS导航仪、无线连接……越来越丰富的功能被加载到了手机上。它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材料二: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是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时,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电视、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你为“低头族”。据调查,有59%的人随时随地携带手机,16%的人机不离手,14%的人连上厕所也不忘“抓紧时间”发短信或查询“微博”账户。

材料三:去年春节,某市崔先生回老家过年时,一家子难得聚齐了吃顿饭,但年轻人只顾一个劲儿低头玩手机,崔先生的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本来温馨的时光却尴尬地收场了。崔先生家里发生的事儿,引起网友的讨论,不少人感叹“人际”抵不过“人机”,“相对无言”极有可能成为下一潮流。其实“低头”不仅影响“人际”,长期低头,也对身体有危害。轻者可能造成颈椎疼痛、拉伤,或是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头晕,严重的则会造成颈椎的椎间盘突出、滑脱。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为了更好的处理手机产品与学习的关系,班级开展了“我与你――手机产品的爱恨情仇”主题班会,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你的同学小强就是“低头族”中的一员,他长期沉迷网络,以致学业荒废,你将如何劝说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来电与应答

埃特加·凯雷特

①当耶思卫星电视公司的推销员德芙拉打来电话时,我礼貌地说:“因为我刚刚摔进了一个洞里,碰伤了前额,还扭了腿,所以时机实在是不合适。”

②“我理解,”德芙拉说,“那你觉得什么时候会比较合适呢,一小时以后?”

③“我不太确定。”我说,“这要取决于救援队到底来得有多快,还有他们是否要给我的脚打石膏。

④“也就是说,或许我应该明天再打过来?”她建议道,语气平静极了。

⑤“是呀,”我呻吟道,“听起来不错。”

⑥在中东,大多数人们整日生活在危险之中,这导致他们对试图浪费一点点他们时间的陌生人形成一种攻击性倾向。虽然我同样吝啬地保卫自己的时间,但真的还是无法对电话中的陌生人说不。

⑦“早上好,凯雷特先生,”第二天德芙拉来电说道,“我希望这次的谈话时间合适些了。”

⑧“事实上我的脚出了点并发症,”我咕哝道,“不知怎么搞的,溃烂更厉害了。我正要去做截肢手术。”

“我只需要几分钟。”她不屈不挠地争取着。

⑩“我很抱歉,”我坚持道,“他们已经给我打了麻药,医生已经在示意我关手机了。他说手机没经过消毒。”

“那我明天再打来试试,”德芙拉说,“祝您手术成功。”

大多数电话推销员打过一次电话就放弃了,但卫星电视公司的德芙拉是个异数。

“您好,凯雷特先生,”当我接起电话再次听到她的声音时,有点猝不及防,“您过得怎么样?”在我回答上来之前,她继续道,“鉴于您目前的医疗情况可能让您不得不待在家里,我想我可以向您介绍我们的极限运动节目包。它包括四个频道,涵盖了世界上各个种类的极限运动,从爱尔兰矮人曲棍球世界冠军赛到澳大利亚吃玻璃比赛,什么都有。”

“你是想找埃特加?”我悄声问。

“是的。”德芙拉说。

“他死了,”我顿了顿,继续压低嗓门说道,“真是个悲剧啊。一个实习医生在手术台上要了他的命。我们正在考虑诉讼。”

“那请问您是哪位?”德芙拉问。

“米歇尔,他弟弟。”我临场发挥起来,“但我现在不方便讲话,我正在参加葬礼。”

“对您的丧亲之痛我深表遗憾,”德芙拉用颤抖的声音说,“我跟他没能讲上几句话,但他听上去是个很好的人。”

“谢谢,”我继续低语,“我得挂电话了。轮到我致悼文了。”

(21)“那当然,”德芙拉说,“我之后再打电话过来。我给您推荐一个可以抚慰情绪的电视节目包,非常适合您。”

(《读者》2017年7期)

1.第⑥段中“保卫自己的时间”是什么意思?结合全文内容,回答“我”是如何“保卫自己的时间”的?

2.第12段中加点词语“异数”怎么理解?

3.请选择下列与德芙拉有关语言中的任意一句,赏析文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④她建议道,语气平静极了。

⑨“我只需要几分钟。”她不屈不挠地争取着。

“您过得怎么样?”在我回答上来之前,她继续道,“鉴于您目前的医疗情况可能让您不得不待在家里,我想我可以向您介绍我们的极限运动节目包。它包括四个频道,涵盖了世界上各个种类的极限运动,从爱尔兰矮人曲棍球世界冠军赛到澳大利亚吃玻璃比赛,什么都有。”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21段中加点词语“当然”的理解。

5.结合全文,抓住句中加点词语,谈一谈对第19段中划线句子含义地理解。

我跟他没能讲上几句话,但他听上去是个很好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加速变化的时代里,学会暂停

贝小戎

①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有多快?《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受在他的新书《感谢迟到的你》中写道:“50年来,每两年微芯片的处理能力就会翻一番。如果1971年大众的甲壳虫汽车以同样的速度提高性能的话,现在它每小时能跑30万英里,一加仑汽油能使它跑200万英里,而且售价只要4美分!英特尔的工程师还估计,如果汽车的燃油效率以摩尔定律那样的速度提高的话,你开一辈子车只需要一箱油。

②电脑不仅处理器在升级,存储能力和软件也在进步。弗里德曼介绍说,有日本奶农找富士通公司寻求帮助:奶牛的发情期非常短,平均为21天,每次持续12 个小时到18个小时,而且基本上是在夜间。这使奶农很难确定为奶牛人工授精的时间。富士通公司想出了解决方法――给奶牛安上计步器,计步器通过无线电信号跟农场联系。数据会传输到一台机器的学习软件系统上。

③富士通公司的员工经过研究发现,根据奶牛每小时步数的增加,可以预测其发情期,准确率达95%。当机器的学习系统侦测到奶牛在发情时,它就会往奶农的手机上发一条短信。这套系统不仅能使奶农更高效地增加奶牛的数量,还节省了他们的时间。系统还发现,在奶牛持续16个小时的发情时间内,如果在前4个小时给它们人工授精,它们生出母牛的概率是70%;如果在第二个4小时内授精,很有可能会生出一头公牛。这样奶农可以根据需要来决定母牛和公牛的比例。

④弗里德曼说,如今摩尔定律、市场和大自然母亲在同时加速变化,而且三者相互影响:技术推动全球化,全球化推动气候变化,技术也带来解决气候变化的潜在办法。问题是,世界在加速变化,人类却无法同时发展出相应的学习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社会安全网和政府管理措施。技术每5年到7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类要用10年到15年时间才能适应它,这样我们就会感到技术失去了控制。

⑤技术的进步让很多人担心就业问题,弗里德曼却很乐观,他在书中说,自动取款机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被广泛使用,此后全职的银行出纳岗位却增加了。这是因为自动取款机降低了银行运行分行的成本,从而推动银行开设了更多支行,结果抵消了使用自动取款机减少的岗位。

⑥弗里德曼援引波士顿大学法学院成员詹姆斯·贝森的研究成果说,在19世纪,织布工作中98%的部分自动化了,从100%手工变成了2%的手工劳动,但纺织工人的岗位却增加了。自动化之后,效率大幅提高,产品价格下降,需求上升。在19世纪初,许多人只有一套衣服,到19世纪末,大部分人都有好几套衣服,窗户上有窗帘,地板上有地毯,家具上有衬垫。织布自动化之后,人们找到了布匹更多的用途,需求增加了,从而抵消了使用机器带来的影响。

⑦弗里德曼说,在加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暂停。“当你按下机器的暂停键时,它会停下来。但是当你按下人类的暂停键时,他们会启动。你会开始反思,反思你的假设,重新想象什么是可能的,把你最基础的观念重祈联系起来。”

⑧他听到一首歌中唱道:“你可以在飓风中起舞,但只有你站在飓风眼中的时候。”他深受启发:“有些政治家提议修一堵墙来抵挡飓风,这是傻子的做法。现在可以繁荣的唯一的方法是寻找和创造你自己的飓风眼。飓风眼会随风暴一起移动動。它从飓风中吸取能量,同时在飓风中创造出一个稳定的庇护所。它既是动态的又很稳定,我们也必须做到这点。既然我们逃脱不了时代的加速变化,我们就扎入进去,利用它们的能量,跟它们一起移动,用它们更快地学习、更聪明地设计、更深入地合作。”

(选自《读者》2017年7期)

1.题目“在加速变化的时代里,学会暂停”中的“加速变化”,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2.⑤⑥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表达作用?

3.第⑦段中“在加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暂停。”应该怎么理解?

4.第⑧段中划线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现在可以繁荣的唯一的方法是寻找和创造你自己的飓风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象虎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然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威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

他日,豕曝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呴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注释】①方:方法。②以:来。③弗(fú):不,没有。④雄:王者。⑤詟(zhé):恐惧,害怕。亡:丧失。⑥俟:等待。⑦象虎:老虎模型。⑧牖:窗户。⑨踣bó:扑倒。⑩曝:暴露、显现。伏:埋伏。掎诸衢:掎(jǐ),牵制,这里有“把守”的意思。诸:之于。衢,大路。逸于莽:逃入草木丛中。逸:逃跑。于:到。莽:草丛。以:认为。为:是。服:制服,使……降服。野有如马:旷野里有个似马非马动物。驳bò:猛兽名。且:尚且。下文“往且败”中的“且”意思是将。呴hǒu,同“吼”。攫,用爪子迅速抓取。噬,咬。磔zhé,裂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楚人有狐者          ②象虎以趋之

(2)下列句中与“咸詟而亡其神”中加点词语“而”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伏而俟命 《象虎》              B.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 《象虎》

C.遇象虎而反奔衢 《象虎》        D.攫而噬之 《象虎》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4)楚人认为“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的依据是什么?

(5)通读全文,你认为楚人“颅磔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 岑参,唐代诗人,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世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

B. 诗前四句中“即”“忽如”等词很好地写出了北地一夜之间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的绮丽景色。

C.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写出了雄伟壮阔的白天雪景和雪天饯行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的盛况。

D. 最后六句写雪中送别,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