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西湖梦寻

张岱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心  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

(3)弃舟  ________________          

(4)得支径风篁岭   _______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全石为底         其境过清    B. 龙井亭          掌故

C. 石上          乃密字印    D. 夕,天宇开霁      日更定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4.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文中划线句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1.以…..为乐像狗的牙齿那样于是、就登上 2.D 3.(1)忽然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2)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4.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 【解析】甲:选自《永州八记》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乙:选自《西湖梦寻》 作者:张岱 年代:明 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离开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此题中“乐”为意动用法,“犬牙”为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D项的两个“之”都是“这”的意思。A:把;因为。B:在;对于。C:映;排列。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俶尔”“翕忽”“毫发”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文章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此题在作答时要注意抓住房子、灯火、草木、水这些意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人在题目中用而不用,有什么用意?

2.划线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古诗词中还有诸多表现诗人雄心壮志、豁达心胸的语句,请你写出两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进商场,家用电器琳琅满目,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可谓应有尽有。

B. 清晨,老鸹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

C.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 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有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博学古今大师学识千古长存,融汇东西先生风范百世流芳

高士贤人,饥荒岂争三斗米? 鸿儒骚客,片刻即成一首诗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A. 朱自清         季羡林           白居易          沈复

B. 季羡林         朱自清          杜甫            沈复

C. 朱自清         季羡林           杜甫            沈括

D. 季羡林         朱自清           白居易           沈括

 

查看答案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 书写纯正沉稳,笔画刚劲有弹性

B. 折弯有力,收放有度

C. 字体方正,结构严谨

D. 布局适宜,飘逸俊美一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抄写在田字格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题。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组合形式。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心上田。又如合字联沙即现,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二、嵌字,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四、回文,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                              的艺术魅力。

其它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如以下几联: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固原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拓展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划线字笔画数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体(zǎi)           字的笔画数是:四画

B. 体(zǎi)             字的笔画数是:五画

C. 体(zài)             字的笔画数是:五画

D. 体(zài)             字的笔画数是:四画

(2)根据上下文,在横线空白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风趣别致       ②构思奇特       ③组合精巧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 “是象形字,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形状。

B. “是形声字,是形旁,是声旁。

C. “是会意字,二木成,表示聚集的树木。

D. “上、下是象形字,以为基准,在上加一竖表示,在下加一竖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