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启明中学准备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启明中学准备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韶光悄然如流水    下联:______________

(2)为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开展活动,校团委决定向全体同学征求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文章,文体不限,要求1月30日前将稿件交至团委办公室: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征文启事。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后,小天同学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几处不当,请你找出并帮他修改。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初中的三年时光即将逝去。回首逝去的日子,美好的回忆萦绕脑海;珍惜现在的日子,无尽的欢乐尽在眼前;【A】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复习中,去收获曾经付出的辛劳和汗水。【C】因此,我爱我的初中生活,爱那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初中生活,它终将成就我一生美好的记忆。

①请你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A】处横线上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③【C】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1)示例:未来宽阔似海洋(符合题意即可) (2)示例: 征文启事 为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开展活动,校团委决定向全体同学征求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文章,文体不限,并于1月30日前将稿件交至团委办公窒。 启明中学团委 2018年1月25日 (3)①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 ②应删除“通过”或“使” ③应将“成就”改为“成为”(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韶光悄然如流水”整体上是个主谓结构,“韶光悄然”也是主谓结构,“如流水”为动宾结构。所拟下联必须与此相同。且在内容上与上联契合。(2)写一则征文启事。征稿启事的内容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特别要注意正文部分:写明征文的原由、目的、征文单位。征文的具体要求 征文的具体要求视征文的情况而定,通常可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作者的条件,征文的内容 范围,体裁,字数,征文的时间等。征文的评选、评奖办法。要在该部分说明评选稿件的具体方法,如评选的时间,评委的组成,评选的各种奖项情况等。对投递搞件的具体要求及方法,落款注明征文举办单位的名称,发文日期。(3)①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珍惜现在的日子,无尽的欢乐尽在眼前”。内容要与前几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②残缺主语。删除“通过”或“使”即可。③用词不当。应改为“它终将成为我一生美好的记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_,他所使的武器是______,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2)天机星宿显灵神,翩翩羽扇若王孙。黄泥岗上成义士,蓼儿洼下表忠魂。经天纬地八卦阵,博古通今五行门。一生主意凭谁断,空留孤名满昆仑。《水浒传》中的这首人物赞诗写的是______

A.吴用    B.安道全    C.宋江    D.卢俊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细瘦的胳搏,紧扶着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的体力。我汗流浃背,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上。可我懂得我不应耗费时间,去感kǎi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自怜自艾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怀着希望播种,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磕____  kǎi____  自怜自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汗流浃背”中“浃”的意思是_______;“不毛之地”的意思是_________

(4)语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小题)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       (《诗经·关雎》)

②一鼓作气,_______ ,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⑦持节云中,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片默写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查看答案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说宽容

①“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 我国战国时期,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下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流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相斗”,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④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做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地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后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由来。

⑤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⑥《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味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一个抬价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堪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于笔的语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为什么对别人不可宽容一下呢?

⑧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

⑨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⑧段阐述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举了3个事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4.第③段中“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中的“这种”指什么?

5.读完上文,你有哪些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