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语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

阅读语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若,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一一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1)这段话出自居里夫人的哪篇文章:

(2)春蚕给居里夫人留下怎样的形象?

(3)最后一句话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1)我的信念(2)固执的勤奋的工作(3)议论,指对科学高度热爱的力量。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仔细阅读这段话,可以看出选自居里夫人的文章《我的信念》。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提炼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这句话,可以看出,春蚕给作者的感觉是“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能力。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牢固掌握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语句中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爱情具有不可思意的力量,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时代相传的纽带。

B. 冰雪世界别有一番风光,在冰雕馆里,一幅幅冰雕作品别出新裁,让人流连忘返。

C.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这是季羡林《清塘荷韵》里引用的诗句,读来脍炙人口

D. 只有具备出众的才干,才能高度自信,才能在用人关头毛遂自见,并取得成功。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旖(qí)旎      萌(méng)发    睥(bì)睨       赋(fù)予

B. 祈祷(dǎo)     作揖(jí)      颓(tuí)唐      缅(miǎn)怀

C. 彷(páng)徨    庇(pì)佑      蹂躏(lìn)      渲染(rǎn)

D. 气馁(něi)     遵循(xún)     踉(liàng)跄    踌躇(chú)

 

查看答案

作文

文题一:请以“______真让我敬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洋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你以“哇,好香”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选择文题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做到文从字顺,感情真挚,思路清晰,前后照应,结尾要议论抒情点题,突出中心。另外书写要工整正确,力争美观,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卷中不得出现真实班名校名。

 

查看答案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胡。

上自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出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魏征有胆略,善人主意,每犯颜苦谏。逢上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敛威。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魏征与唐太宗》)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霸上                      ②以

③上自军                    ④已而之细柳军

⑤军士吏甲                  ⑥天子

⑦善人主意                  ⑧上得佳鹞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③征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

B. 【甲】文皇帝在慰问过程中,在棘门军那里,可以直驰入,而在细柳军那里却“不得驱驰” ,两相对比,突出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其统帅顿生敬意。

C. 【甲】文的周亚夫和【乙】文的魏征都能言善辩,深得皇帝器重。

D. 【甲】【乙】两文中的皇帝都是深明大义、胸怀宽广的人。

 

查看答案

 

白杨礼赞

①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罢,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原载《文艺阵地》月刊第6卷第3期,有删改)

链接材料一

①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②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

③“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④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⑤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

⑥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你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

                                         (选自袁鹰《井冈翠竹》,有删改)

链接材料二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残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计万余人,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井冈山根据地大力发展党组织,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巩固扩大红军力量,建立湘赣边界工农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第一个立足点。

                                           (选自百度百科《井冈山精神》)

1.选文第②段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

2.白杨树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概括

3.选文第⑦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楠木,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选文以白杨礼赞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6.选文第⑤段与材料链接一第②段两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有什么不同?

7.结合材料链接二,分析为什么第⑦段说“井冈山的翠竹是革命的竹子”?

8.试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