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䵍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䵍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子之法。”不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 腹䵍(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以光帝遗德_______           ②引喻失________

③伤人者________              ④不惠王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子之法

B.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子之法

C.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子之法

D.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子之法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4.诸葛亮和腹䵍在治国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1.发扬光大适宜、恰当罚答应,允许 2.D 3.(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有所不同。(2)忍心割去自已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䵍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4.公正无私,赏罚严明。诸葛亮主张宫中府中,刑赏之法相同,不能有所偏袒;腹䵍的孩子杀人,他严守法纪,忍痛杀子,大义灭亲。(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义”:适宜、恰当。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许”现代汉语有“答应,允许”的意思,这要理解好上下文内容。 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2.试题分析: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D项“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子之法”。译为:大王即使赐我儿子活命,命令官吏不要杀他,我不能不坚持墨家的准则。 3.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陟”“臧否”“私”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4.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共同点可从公正无私,赏罚严明的角度选择答案。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和“忍所私以行大义”等句的具体论述或事例来考虑作答。 (一)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二)【参考译文】 墨家有个有名的人叫腹䵍,住在秦国,他儿子杀人,秦惠王说:“先生年纪大了,没有其他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要杀他,先生这件事你就听我的吧。”腹䵍回答说:“墨家的准则说:‘杀人的人死,伤人的人被判刑。’这正是禁止杀人伤人的。禁止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大义。大王即使赐我儿子活命,命令官吏不要杀他,我不能不坚持墨家的准则。”没答应惠王,于是杀了他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了;忍心割去自已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䵍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A、xián  B、xuán)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fú(A、副B、幅)水墨画。竹有兰的(A、幽雅  B、优雅),松的高洁,中国古代文人们对其(A、赞叹不已  B、强聒不舍)。由于空心而挺拔,使竹常被文人骚客比喻为虚怀若谷的君子,气节高尚的雅士。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B.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 《故乡》《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⑥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⑦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的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

请以“密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从生活中选取写作材料,写出自己切身感受;②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