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理解错误。 2.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抒发的思想感情。“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A、xián  B、xuán)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fú(A、副B、幅)水墨画。竹有兰的(A、幽雅  B、优雅),松的高洁,中国古代文人们对其(A、赞叹不已  B、强聒不舍)。由于空心而挺拔,使竹常被文人骚客比喻为虚怀若谷的君子,气节高尚的雅士。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B.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 《故乡》《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⑥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⑦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的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

请以“密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从生活中选取写作材料,写出自己切身感受;②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栓在琴凳上的十年

⑴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⑵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⑶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⑷“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⑸ 后来我明自,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已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已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⑹ 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⑺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⑻“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 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⑼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⑽ 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 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⑾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杷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⑿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 。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⒀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请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⒁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

⒂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 。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⒃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 ”,“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躲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 我进复赛啦。” “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⒄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 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休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⒅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已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 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⒆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4岁半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2.文章标题是“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拴”的含义。

3.请你说说第(8)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9)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

5.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妨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北做不好,打!不练琴,打!…… 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 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