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一: (南阳教育报记者李晓3月31日电)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3...

材料一:

(南阳教育报记者李晓3月31日电)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3月30日,我市树人实验学校1000余名学生,在位于市区西部的烈士陵园庄严集会,举行2017年清明祭奠革命烈士仪式活动。活动开始后,学生代表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学生代表铿锵有力的祭奠誓词表达了同学们传承烈士们的革命意志的决心。最后学校团委书记简短、清晰、有教育意义、激励作用的讲话后,结束了祭扫活动。

参加祭扫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要懂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

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

长征胜利已经80年了,历史证明,长征精神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80载岁月中,长征精神淬炼升华,历久弥新,时间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在新时代,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国人人生路上的座右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将长征精神完整传承下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它更多新的释义,让长征精神成为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用长征精神引领青少年在其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网易评论

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3.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长征精神是纪念碑,永远屹立在全国人民的心里;长征精神是火种,永远燃烧在全国人民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三谈谈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市树人实验学校全体师生举行2017年清明祭奠革命烈士仪式活动。 2.美国 埃德加.斯诺 3.长征是耀眼的星星,永远照亮在我们的心里。 4.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吃苦耐劳、永不言败的顽强拼搏精神,培养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用长征精神指导我们建立积极高尚、志向远大的人生理想,树立方向正确、目标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分)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根据“我市树人实验学校1000余名学生,在位于市区西部的烈士陵园庄严集会,举行2017年清明祭奠革命烈士仪式活动”即可解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注意多阅读,多积累,多识记。《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3.此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修辞要恰当;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根据横线前面的句子可知仿写时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按照:长征精神是……,永远……的句式来仿写。 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材料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围绕“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将长征精神完整传承下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它更多新的释义”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利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我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一言半语的苛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她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次获诺贝尔奖。)

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寻求现实的人”跟“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写到“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谈谈你如何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中“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篇文章,你眼里的居里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刚满12岁,我就步入“考试”这块冷漠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欢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崇敬他。

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呆了近一年。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呆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一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差地背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这着实让人觉得自相矛盾。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不料,第二天考卷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我开始了军旅生活。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我有近1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管辖一个骑兵旅。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允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

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阵容。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是具备当律师的智慧。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

1.如何理解文章开头“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的语言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丘吉尔是英国伟大的政治家,阅读了本篇文章后,你觉得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歌默写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4)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查看答案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抒怀①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桅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解释:①本诗是杜甫晚年辞去幕僚的职务,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安途中而作。

两首诗歌的颔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上面的甲乙两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4分)

(1)略无外(      )           (2)林寒涧(      )

(3)以临惧相戒(      )     (4)固难辞叙(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