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 ___________ 

(3)吾日三吾身__________   (4)不逾矩     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强调什么?(写出两点,并从文中各找出句子来分析)

 

1.通“悦”愉快生气,发怒自我检查,反省法度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可以凭借它成为老师了。吃粗粮、喝冷水,弯曲胳膊把它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啊。 3.A强调了学习要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B强调了学习要复习,如“温故而知新”。 【解析】选自:《论语》 作者:孔子 年代:春秋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说:通“悦”,愉快。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故:旧的知识。以:凭借。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如:强调了学习要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强调了学习要复习,如“温故而知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

B.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2.这首小令的曲词中,“ ___________”这一句,概括了全篇的主题思想,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描绘出天涯游子 ____________ 的内心世界。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完成以下内容。

(1)请你写出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

成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到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______________ 。    (朱自清《春》)

(2)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遥怜故园菊,   _________________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 。         《峨眉山月歌》

(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 。   《夜上受降城闻笛》

(6) ________________ ,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      

(7) _________ ,  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8)《次北固山下》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 《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