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春天的美好...

综合性学习。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春天的美好。为此,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两个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翅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子。李明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的内容。(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的性,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枝枝桃花,宣告着春来临的消息。那簇拥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朵,用自己的笑靥迎接美丽的春天,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有关春的诗句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此题考查学生对照片内容的理解。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画面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时要注意画面上有哪些内容,结合提示语“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 来描绘图片。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是积累过的诗词名句也可以是自己编写的带有鼓励性的语句,围绕春天来写即可。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______________;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_______________

(2)鲁迅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中的《__________》一文中,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比如“郭巨埋儿”、“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滋润着干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     )了寂莫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点zhuì______ ②干_______  ③深邃_______

(2)文中有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君不见下渝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③回乐峰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⑤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2)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你记忆的海洋中,一定有无数起起落落的浪花: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一个记忆深刻的人,一处令人心潮起伏的风景,一份让你珍重收藏的情谊,乃至一首歌、一张书签、一声问候、一种味道,都是你心灵深处的美丽风景,请以《记忆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文题,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

数尽花朵一生香

包利民

①少年时家在县城边缘,一座小小的院落,是厢房,阳光的脚步每天只有很短暂的时间走进屋里。母亲在院子里辟出一块儿空地,每年都种满了花。屋后是两棵樱桃树,每到黄昏,那些初开的花儿和细密的枝,便将斜阳割划得支离破碎,映在窗上的晚霞也浸染了馨香,一如那些朴素的岁月。

②每年晚春到初夏,院子里的花儿刚刚结蕾欲绽时,邻家的女孩便站在板墙前,仔细地看那些在风中摇曳的花蕾,眼睛清澈得如五月的蓝天。当花儿初绽,十一岁的她便开始指点着数那些花朵,那时花朵较少,她数得轻松,脸上的微笑也如初放的花儿。当花儿次第开放,她便数得费劲了,于是慢慢地走进我家的院子,站在花丛中,继续去数。整个花期,每天她都会来数上一会儿,有时风停雨后,她也会看一看被吹落了几朵。她有一个本子,每天数完,都会记在上面。

③她不上学,每天呆在家里,似乎有我家的花儿相伴,她过得很高兴。春天时我会告诉她,这花儿是越数越多的,到最后肯定数不过来。她却不在意,数到快秋天,她会拿着那个小本子对我说:“你看,现在是一天比一天少了!”花落的时节,她除了数枝上的花儿,还会数落到地上的,然后她就怎么也算不明白,便让我帮忙,如果落地的和枝上的加在一起,和昨天的数不同,她就会继续重数。我便给她讲,落了的花可能随风刮走了,也可能被泥土埋上了,她听得似懂非懂,却依然固执地每天数着。

④有一天大雨,雨停后女孩没有来,一直到了傍晚,我正在院子里站着,忽见邻家夫妇抱着女孩回来了。女孩身上湿透,腿也摔掉一大块皮,手上还拿几株从地上拔出来的花儿。听她妈妈说,眼看着要下雨了,她就跑出去了,雨停了也没回来。他们出去找了许久,才在街上找到。原来女孩去了附近的公园,回来时却找不到家,一直在街上转悠,下雨时吓得不知道躲避,问她去做什么她也不说。我想,这个傻丫头不会是去公园里数花了吧。

⑤第二天,女孩一瘸一拐地来了,拿着她的小本本。她有些沮丧,说昨天没数,说昨天拔来的花全死了。我告诉她,昨天我替她数过了,她很惊喜,一笔一划地将数字记下来。然后她告诉我,这些天总下雨,花儿落得越来越多了,她想起妈妈以前带她去公园,看到那里许多开着的花,就想着拔几棵回来栽上,这样花朵就又多了。说完,她继续数花朵,神情专注而认真。

⑥而我站在那里,心底涌起一阵感动。那个时候,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黑暗,高考落榜,境遇黯淡,每天独对那些纷纷开且落的花儿,心情也随着不停地起落。而这个小小的女孩,她的固执,她的清澈,却有着无声无息的力量。直到今天,才在我心底积累起不可抑制的感动,还有一种希望在酝酿。

⑦第二年我上大学走后,邻家女孩也开始上学了,十二岁,读一年级。她出生后,智力发育缓慢,比别的孩子要晚发育三四年的样子。我上大学的那几年,每次回来,都会发现她的惊人变化。她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便已经自学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跳级上了初中。再后来,我毕业后,听说她初中读了一年就上了高中。人们都说她是神童,可是谁又知道神童的背后经历了多少痛苦的挣扎。

⑧许多年过去,也总是会想起那个数着花朵的女孩身影,想起那清澈如水的目光,心便会于世事沧桑中柔软起来。仿佛有着一种能穿透岁月的温暖,总能焐热生命中的许多苍凉。

⑨有一年回到老家的县城,特意去了曾经的平房所在,已是面目全非,我沿着记忆的脚步,茫然地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目光溯着时光的潮流而上,依然能看到多年前的小小院落。忽然发现,有一个女子同样在这里徘徊,她走到我面前,仔细看了看我的脸,便惊喜地叫了声“哥哥”。是当年的小女孩,她也来这里看看曾经的一切,她说最想念的就是我家院子里的那些花儿,她的那个小本子一直珍藏着,那是她最初的坚持,也是最初的快乐,也会是她一生的馨香。

⑩可是,她却不知道,除了那些花儿,她小小的身影,曾给了我更多的希望,让我在尘世的天风海雨中,一直坚持,坚持。

1.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当花儿初绽,十一岁的她便开始指点着数那些花朵,那时花朵较少,她数得轻松,脸上的微笑也如初放的花儿。

(2)文章题目“数尽花朵一生香气”有什么含义?

2.请用两个词概括文中女孩的形象特点。

3.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理解或感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