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2)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鲁达,武松皂布直缀。

A.破布旧衫   B.鹤氂道袍   C.黑绿罗妖   D.烈火僧衣

 

(1) B(2) ①B ②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B项正确,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 项《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C项孙犁的《芦花荡》是小说。D项“尊君”是对人称别人的父亲。(2)考查《水浒传》中主要人物形象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2015年中考湖南长沙卷)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 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 )

②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 《卜算子 咏梅》

③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④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容。(《出师表》中的原句)             

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_____________。青山依旧在,_________

⑥语文课上,大家以“秋”字开始了飞花令,有诗,有词,不亦乐乎。

A同学:秋风萧瑟

B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

C同学:洛阳城里见秋风

D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有一颗恬淡安yì(1)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繁忙的生活中,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因为望得见月亮那双清chè 2 的眼睛才看得见世间的一切美好,看得见luòyīng-bīnfēn 3  、云淡风轻。

 

查看答案

附加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正是:假黑旋风真捣鬼,生时欺心死烧腿。谁知娘腿亦遭伤,饿虎饿人皆为嘴。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场,有诗为证: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猛拚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泗州庙后亲埋葬,千古传名李铁牛。

1.李逵本来想把娘亲接到梁山泊享清福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不雇车马走大路而要孤身背母走偏僻小路置身险境,最终酿成惨祸呢?

2.结合选文说说李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同是为民除害,武松杀一虎被称为“打虎英雄”,而李逵杀死四虎反而没有武松出名,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7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