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恐已盲臣敢戏君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孙权劝学中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每处不超过5字)

4.本文是谈学习的,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1.①迟、晚 ②怎么 2.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3.年纪大;事务多。 4.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两个词语都是古今异义,如“暮”:迟、晚。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试题分析: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好”“日出之阳”等字词的翻译。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重要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提取信息的前提和基础。题干要求此题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且每处不超过5字。可从以下句子考虑答案:“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军中多务”。 4.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此题最好从学习的态度角度谈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的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

(3)寻向所  ______________     (4)病终________________

2.句子翻译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

 

查看答案

下面是杜甫的《望岳》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B.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

C.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特有情趣。“割”字用在这里,非常奇险传神。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体现了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

D. 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登上泰山绝顶的感受,抒写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⑦请写出含有“云”的诗句,完整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

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接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棒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塞腰鼓》通过对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和沉重的响声,还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B. 《竹影》的作者是丰子恺,浙江崇德人。原名丰润。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

C. 《观舞记》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

文学家。课文通过写作者观看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的盛况,赞美了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艺术家。

D. 《口技》的作者是林嗣环,字铁崖,清顺治年间进士。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